流体力学试卷及答案(期末考试)讲解.docx
流体力学试卷及答案(期末考试)讲解
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30分)
1.理想流体是指()
A.忽略黏性效应的流体
B.运动时没有摩擦力的流体
C.静止时没有摩擦力的流体
D.密度为常数的流体
答案:A
解析:理想流体是一种理想化的模型,它忽略了流体的黏性效应。黏性是流体抵抗流动变形的能力,忽略黏性后,流体在流动过程中就不会因为黏性而产生内摩擦力。选项B表述不准确,理想流体不是运动时没有摩擦力,而是忽略黏性带来的摩擦力;选项C静止流体本来就没有因黏性产生的内摩擦力,这不是理想流体的本质特征;选项D密度为常数的流体是不可压缩流体,与理想流体概念不同。
2.流体静压强的方向()
A.垂直指向受压面
B.平行于受压面
C.与受压面成45°角
D.指向任意方向
答案:A
解析:根据流体静压强的特性,流体静压强的方向永远垂直并指向受压面。这是因为流体不能承受拉力和切力,在静止状态下,流体对受压面的作用力只能是垂直指向受压面的压力。
3.伯努利方程$z+\frac{p}{\rhog}+\frac{v^{2}}{2g}=C$的物理意义是()
A.单位质量流体的总机械能守恒
B.单位体积流体的总机械能守恒
C.单位重量流体的总机械能守恒
D.单位时间内流体的总机械能守恒
答案:C
解析:伯努利方程中各项的量纲为长度,$z$是位置水头,表示单位重量流体的位能;$\frac{p}{\rhog}$是压强水头,表示单位重量流体的压能;$\frac{v^{2}}{2g}$是速度水头,表示单位重量流体的动能。方程表示单位重量流体的总机械能(位能、压能和动能之和)沿流线守恒。
4.雷诺数$Re$反映了()
A.黏性力与重力之比
B.惯性力与黏性力之比
C.惯性力与重力之比
D.压力与黏性力之比
答案:B
解析:雷诺数$Re=\frac{\rhovd}{\mu}$,其中$\rhovd$具有惯性力的量纲,$\mu$具有黏性力的量纲,所以雷诺数反映了惯性力与黏性力之比。当雷诺数较小时,黏性力起主导作用,流体流动为层流;当雷诺数较大时,惯性力起主导作用,流体流动为紊流。
5.圆管层流运动中,过流断面上的速度分布为()
A.均匀分布
B.抛物线分布
C.对数分布
D.直线分布
答案:B
解析:根据圆管层流运动的理论分析,其过流断面上的速度分布为抛物线分布。以管轴为对称轴,管轴处速度最大,管壁处速度为零。速度分布公式为$u=u_{max}(1\frac{r^{2}}{r_{0}^{2}})$,其中$u$是距管轴距离为$r$处的速度,$u_{max}$是管轴处的最大速度,$r_{0}$是圆管半径。
6.作用于流体的质量力包括()
A.压力
B.摩擦力
C.重力
D.表面张力
答案:C
解析:质量力是作用在流体每个质点上的力,其大小与流体的质量成正比。重力是典型的质量力,它作用于流体的每个质点。压力和摩擦力是表面力,作用在流体的表面;表面张力是液体表面的一种特殊现象,不属于质量力。
7.已知水流的沿程水头损失系数$\lambda$只与雷诺数$Re$有关,与相对粗糙度无关,则该水流属于()
A.层流区
B.紊流光滑区
C.紊流过渡区
D.紊流粗糙区
答案:A
解析:在层流区,沿程水头损失系数$\lambda=\frac{64}{Re}$,只与雷诺数有关,与相对粗糙度无关。在紊流光滑区,$\lambda$主要与雷诺数有关;在紊流过渡区,$\lambda$与雷诺数和相对粗糙度都有关;在紊流粗糙区,$\lambda$只与相对粗糙度有关。
8.有压管道的管径$d$与管流水力半径$R$之比$d/R$等于()
A.1
B.2
C.4
D.8
答案:C
解析:对于有压圆管,水力半径$R=\frac{A}{\chi}$,其中$A$是过流断面面积,$\chi$是湿周。对于圆管,$A=\frac{\pid^{2}}{4}$,$\chi=\pid$,则$R=\frac{d}{4}$,所以$d/R=4$。
9.水击现象产生的原因是()
A.水流的速度发生突然变化
B.水流的压力发生突然变化
C.水流的流量发生突然变化
D.以上都是
答案:D
解析:水击现象是指在有压管道中,由于水流速度的突然变化,引起管道内压力的急剧上升或下降,进而导致流量也发生突然变化的现象。例如,当管道中的阀门突然关闭时,水流速度迅速减小,压力急剧升高,就会产生水击。
10.弗劳德数$Fr$反映了()
A.惯性力与重力之比
B.惯性力与黏性力之比
C.压力与黏性力之比
D.压力与重力之比
答案:A
解析:弗劳德数$Fr=\frac{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