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6140车床后托架工艺工装设计 黄睿.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CA6140车床后托架工艺工装设计
1、C6140车床后托架的工艺分析及生产类型的确定
1.1 C6140车床后托架的用途
后托架在CA6140车床床身的尾部,三个孔分别装丝杠、光杠、转向开关,起加强固定作用;在?40mm与?30.2mm之间的孔为毛线孔,用于导通油路;旁路的螺纹孔是连接油盖的;正面的四个孔将后托架固定于车床尾部。
1.2 C6140车床后托架的技术要求
CA6140车床后托架共有两组表面,他们之间有一定的位置要求。现叙述如下:
1、以?40mm孔为中心的加工表面:这一组加工表面包括:?40mm,?30.2mm及?25.5mm的孔,两沉头孔为?20mm,两装配铰孔?13mm,深孔?6mm,螺纹M6,两销孔。其中,主要加工表面为?40mm ,?30.2mm及?25.5mm的三个孔。
2、以底面120×60mm为中心的加工表面:这一组加工表面包括底面120×60mm和锪平面。这两组加工表面之间有一定的位置要求,主要是:
?40mm孔的轴线与底面的平行度为100:0.07;
?30.2mm孔的轴线与底面的平行度为100:0.07;
?30.2mm孔的轴线与底面的平行度为100:0.07;
下底面的平面度误差为0.03;
毛线孔的中心线与底面的尺寸误差为±0.07;
由此可分析知,对于这两组加工表面而言,可以先加工其中一组表面,然后借助与专用夹具加工另一组表面,并且保证他们之间的位置精度要求。
1.3 确定C6140车床后托架的生产类型
零件图上为CA6140车床上的后托架,生产量为4000件,该产品属于轻型机械,根据表1-5生产类型与生产纲领等的关系,可确定其生产类型为中批生产。
2、 确定毛坯、绘制毛坯简图
2.1 选择毛坯
后托架是车床CA6140的后托起部分,该零件材料为HT200,考虑到机床运行中要经常使主轴正转与反转,此时,转向开关、丝杠、光杠也进行正转与反转的连续或瞬时运动。因此,扭矩最大 ,强度不高使用铸件,由于零件的年产量为4000件,已达到中批量生产水平,并且零件的轮廓尺寸不大,故可以采用砂型铸造,这从提高生产率,保证加工精度上考虑,也是比较合理的。
2.2确定毛坯的尺寸公差和机械加工余量
CA6140车床后托架零件材料为HT200,硬度为200HBS,毛坯余量为3.05kg,生产类型为中批生产,采用铸造毛坯。
根据上述原始资料及加工工艺,分别确定各加工表面的机械加工余量、工序尺寸和毛坯尺寸如下:
1、底面(120×60mm)
考虑其表面粗糙度比较高,故需粗、精铣底面,其加工余量Z=3mm。
2、其余各铸造孔加工余量如下:
零件尺寸 单边 毛坯
?40mm 1.5mm ?37mm
3、其余各孔由于直径较小,故只能为实心孔,其毛坯不能铸造出孔,参照《课程设计指导教程》后确定:
?25.5mm孔————钻孔到?23.5mm;扩孔到?24.7mm;
半精镗到?24.9;精镗到?25.5mm;
?30.2mm孔————钻孔到?28mm;扩孔到?29.3mm
半精镗到?29.8mm;精镗到?30.2mm;
?40mm孔—————扩孔到?38.7mm;
半精镗到?39.6mm;精镗到?40mm;
3、 确定C6140车床后托架工艺路线
3.1 定位基准的选择
基准的选择是工艺规程设计的重要工作之一,基准选择得正确与合理,可以使加工质量得到保证,生产率得以提高。否则,加工工艺过程中会问题百出,更有甚者,还会造成零件大批量报废,使生产无法正常运行。
1、粗基准的选择:对于一般的孔类零件,以孔作为粗基准完全合理,但对本零件来说,孔?40mm为铸造孔,不易作为精基准,故我们可以考虑以顶面加一个可调支撑作为粗基准,以此基准把底面120×60mm先加工出来,由于此顶面只限制了X、Y、Z的转动和Z的移动4个自由度,故可以考虑选左端面为第二基准面,此二面可以限制6个自由度,达到完全定位。
2、精基准的选择:主要应考虑到基准重合问题。当设计基准与工序基准不重合时,应尽量进行尺寸计算。这在后面还要专门计算,此处不在重复。
3.2 工序顺序的安排
零件的加工过程通常包括机械加工工序,热处理工序,以及辅助工序。在安排加工顺序时常遵循以下原则:见下表
表1.2 加工工序安排原则
工序类别 工序 安排原则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