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吉利大学视唱练耳课程教学分类探究.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北京吉利大学视唱练耳课程教学分类探究
【摘 要】 本文以北京吉利大学音乐学专业的学生概况与专业类别两个角度为立足点出发,旨在探讨更为科学、合理的视唱练耳课程分类式教学方法。同时以此为契机,为改变我校音乐学专业视唱练耳课程的教学理念、教学思路、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提供进一步的拓展方向和创新空间。
【关键词】 视唱练耳;分类教学;素质培养;音乐表现
【中图分类号】G632.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3)32-00-02
视唱练耳是一门将理论知识与实践应用相结合的音乐基础性学科,是通过唱、念、做、打、敲击、记写等一系列手段来全方位提高学生识谱能力与综合音乐素养的应用型学科。对于音乐专业的学生来说,视唱练耳课是一门极为重要的长期艺术修炼课程,同时也是专业必修课程。
北京吉利大学自2004年招收第一届音乐学专业以来,伴随着生源不断扩大,外省市考生人数逐渐增加,各省之间对于专业要求的方向与侧重点不同等一系列问题不断涌现,所导致的学生入校时音乐基础水平参差不齐,不够均衡等情况出现,为视唱练耳共同课教学带来了极大的难度与挑战。同时,受学校大力提倡与推广的教学改革思潮鼓舞,为顺应社会对新型人才的发展需要和本着为学生更好地走向社会的美好愿景指引下,使本人在视唱练耳教学的过程中萌生了根据学生的专业不同,采用因材施教的教育理念,采取分类式教学方法的构想。
一、北京吉利大学音乐学专业学生概况与培养目标
北京吉利大学音乐学专业基本分为两个类别:师范类和表演类。表演类还细分为:声乐专业、器乐专业、舞蹈专业三个方向。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师范类学生主要以音乐教育为主项,研究合理、有效的音乐教学方法;建立健全、严谨的音乐教学体系。教学与培养目的是为全国各级、各类学校及培训机构培养合格的教学型人才。在大学一、二年级系统学习音乐师范类各项理论知识与技能,在大学三年级开始,根据自身的专业特点与喜好来选择主修方向,所延伸的学科有:声乐演唱、器乐演奏、理论作曲、舞蹈艺术。因此,培养“一专多能”型人才是对师范生教育教学的最高标准。
“绕梁三日,不绝于缕”。表演类教学则侧重于对学生的舞台实践与演奏、演唱技巧的培养。教学目的是为各文艺团体、表演单位提供和输送专业的演奏、演唱型人才。在大一入学时即选择好自己的主修方向,并持续研究与学习四年直至毕业。中间穿插曲式分析、音乐历史、乐器构造等能够提高自身演唱、演奏水平与拓宽演奏、演唱视角的理论课程。由此可见,培养“行家里手”,不断钻研演奏与演唱技巧是造就表演类学生的最终目标。
二、根据专业分类的教学共同点和侧重点
1.教学共同点
从我校这几年招收的学生入学水平来看,不论是师范类还是表演类的学生,普遍水平偏低,基础薄弱,艺术素养较差。他们大都是初中、甚至高中才开始系统地学习音乐,形成这一现象的原因无非是走艺术类特长考大学时会比普通文理科轻松一些的思想在作怪。据研究分析,人耳的听力成熟期在7岁时就已经定型,此后便不会再有大幅度的提升和改变空间。所以对于他们而言,已经错过了形成固定音感和训练固定听力的黄金时期,与其一味强求学生做不切实际的努力而得不到理想的效果,还不如另辟蹊径,找到解决问题的金钥匙。首先,建议在教学中应用首调概念,着重于首调概念的训练会使学生更迅捷的掌握音高、调性、调式、音级与音阶的基本概念与形成原因。随着学习的深入,五线谱是挡在学生面前一道不可绕行的高墙。然后,从中期开始,伴随着五线谱乐曲与谱例的逐渐增多,必须增加对学生五线谱识谱能力的培养与提高读谱速度的练习。这时就必须统一以固定调唱法作为视唱练耳的主要教学手段。最终,力争使学生掌握首调唱法与固定调唱法相结合的识谱能力、视唱能力,这样会显著提高学生的视谱与读谱速度,为他们今后的音乐学习道路打下坚实而可靠的基础。
2.师范类专业教学的侧重点
师范类专业所培养的是教学、教育型人才,所以其侧重点应在于教学、教法的使用上,以教书育人,为人师表的道德素质教育为主要培养方向。
(1)教学法
教师需要有高尚的职业道德品质,学为人师,行为世范,音乐教师也不例外。学生仰慕教师,不仅是因为教师的专业技能与业界名望,更钦慕于教师的个人魅力与教学风范。所以,“魅力教师”的打造不仅可以增加学生对专业的学习兴趣也可以充分调动学生对学习的积极性,从而形成活跃的课堂气氛并营造出良好的学习风气。视唱练耳既是一门理论课又是一门实践技巧课,要求教师能够做到耐心、细致、不厌其烦的为学生讲解重点、难点的同时,还需要花大量的时间与学生在一起为他们辅导,陪他们练习,使他们健康成长。
那么,是不是说拥有了高尚的师德和教学热情就是一位好教师呢?我的答案是否定的。教师的德行情操固然重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