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电气设备构造与维修实训教案.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本学期课时
32
每周具体上课时间
周二5、6节
周五5、6节
教材名称
汽车电气构造与维修
教学目标
通过实训加深对理论知识的掌握,
提高实际操作能力
教材版本
高等教育出版社
周次
月 日—月 日
课时
教 学 内 容
1
3、1----3、10
2
蓄电池液面高度、密度和放电程度检测
2
3、11----3、17
2
充电方法,充电规范
3
3、18----3、24
2
交流发电机正确拆装
4
3、25----3、31
2
交流发电机正确拆装
5
4、1----4、7
2
交流发电机检查、检测
6
4、8----4、14
2
电源系统的电路连接
7
4、15----4、21
2
实车电源系统故障诊断与排除
8
4、22----4、28
2
考核
9
4、29----5、5
2
起动机的拆装
10
5、6----5、12
2
起动机的检测
周次
月日—月日
课时
教 学 内 容
11
5、13----5、19
2
起动系电路连接
12
5、20----5、26
2
起动系电路连接
13
5、27----6、5
2
起动系故障诊断与排除
14
6、6----6、12
2
起动系故障诊断与排除
15
6、13----6、19
2
总复习
16
6、20----6、26
2
技能考核
17
6、27----7、2
2
18
7、3----7、9
2
备
注
专 业
汽车维修
学 科
汽车电气
班 级
08汽1、2
时 间
09、3、3
第1课
课 题
蓄电池液面高度、密度的检测
教 法
实理结合
课 型
实习课
教 学
目 标
认 知
掌握蓄电池液面高度,电解液密度的检测方法。
技 能
培养学生动脑思考和动手操作能力。
情 感
进行职业道德教育,激发学习专业的兴趣。
教 材
分 析
重 点
检测
难 点
放电程度的检测
关 键
演示
教 具
蓄电池,高率放电计,密度计
环 节
教师讲授指导内容
学生活动
时间
复习
新授
巩固
小结
作业
汽车的组成
一、蓄电池液面高度的检查(玻璃管测试法)
1、用一空心玻璃管插入蓄电池电解液内极板的上平面处
2、玻璃管内的电解液于蓄电池内高出极板的液面等高,用大拇指按紧玻璃管上端,使管口密封
3、提起玻璃管,测量玻璃管内的液面高度,即为蓄电池电解液液面高出极板的高度,标准值为10—15毫米
还有液面高度指示线法和加液孔观察判断法
二、蓄电池电解液密度的测量
1、打开蓄电池的加液盖
2、把密度计下端的橡皮管伸入单格电池的加液口内
3、用手将橡皮球捏一下,再慢慢放开,电解液就会吸入玻璃管中
4、注意控制吸入时电解液不要过多或过少
5、使管内的浮子浮在玻璃管中央,读密度计的读数,用标准温度予以校正
6、与充电终了密度比较据密度下降程度判断蓄电池的放电程度。(密度每下降0.04相当于放电25%)
1、学生操作练习
2、教师指导答疑
重点掌握:操作要领。
实习报告
学生回答
听讲
观看演示
加强记忆
练习掌握
5分
25分
15分
板 书
设 计
蓄电池液面高度、密度的检测
1、蓄电池液面高度的检查
2、蓄电池电解液密度的测量
教 学
总 结
重点强调
专 业
汽车维修
学 科
汽车电气
班 级
08汽1、2
时 间
09、3、3
第2课
课 题
蓄电池放电程度的检测
教 法
实理结合
课 型
实习课
教 学
目 标
认 知
掌握蓄电池放电程度的检测方法。
技 能
培养学生动脑思考和动手操作能力。
情 感
进行职业道德教育,激发学习专业的兴趣。
教 材
分 析
重 点
放电程度的检测方法
难 点
放电程度的检测方法
关 键
演示
教 具
蓄电池,高率放电计
环 节
教师讲授指导内容
学生活动
时间
复习
新授
巩固
小结
作业
密度和液面高度的测量方法
一、蓄电池放电程度的测量
1、将放电叉的两触针紧压在蓄电池单格的正负极桩上
2、测量5秒观察放电计的 电压,记录电压值
3、分别测6个单格电压,此时蓄电池是在大电流放电情况下的 端电压,各单格端电压应在1.5V以上,且能稳定5秒
(1)若低于1.5V但5秒内能稳定者为放电过多,应及时充电
(2)若低于1.5V,且5秒内电压迅速下降则表示有故障
(3)某单格无电压指示说明内部有短路、断路和严重硫化故障。
学生操作练习
1、工具准备:
2、注意事项:⑴工具正确安全使用。⑵工具工件的清洁与摆放。
3、练习方式:
两人一组训练
考评成绩
教师指导答疑
重点掌握:操作要领。
实习报告
学生回答
演示
练习掌握
5分
35分
5分
板 书
设 计
蓄电池放电程度的检测
1、蓄电池放电程度的测量
2、学生操作练习
教 学
总 结
重点强调:测量结果的判断
专 业
汽车维修
学 科
汽车电气
班 级
08汽1、2
时 间
09、3、10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