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甲路(滨江大道-七甲河)工程建设项目.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七甲路(滨江大道-七甲河)工程建设项目
环境影响报告书简写本
浙江省工业环保设计研究院国环评证甲字第2007号
二〇〇九年七月1 项目概况
七甲路道路设计起点与滨江大道(为闻涛路延伸段)相交,终点为七甲河;主体道路全长约1644.308m,规划红线宽24m,规划道路等级为城市次干道;支路全长325.651m,规划红线宽24m,规划道路等级为城市支路;设计车速均为30km/h。
2 选址周边环境及保护目标
根据现场踏勘,项目拟建道路沿线的七甲闸农居点随着杭州市奥体中心、国际博览中心的建设推进目前已经全部搬迁完毕;而根据杭州市奥体中心、国际博览中心单元控制性详细规划,本项目道路东侧沿线地块自北向南依次规划为行政办公/商业金融业用地(C1/C2)、公共服务设施用地(R22)、住宅用地(R21)、公共服务设施用地(R22)、公园(G11);道路西侧沿线地块自北向南依次规划为住宅用地(R21)、公共服务设施用地(R22)、绿地(R24)、防护绿地(G22)。
因此确定本项目主要环境保护目标为拟建道路西南侧的省水电新村二区居民、东侧的七甲河以及东北侧、西南侧规划住宅用地,具体见表1。
表1 主要环境保护敏感对象情况
序号 保护目标 方位 与道路红线距离 规模
(4a类噪声功能区) 规模
(2类噪声
功能区) 敏感性
描述
保护级别 1 七甲河 E 相交 - - 水环境 水环境:IV类 2 规划住宅用地
(R21) NE、SW ≥5m - - 住宅
用地 大气环境:2级
声环境:2、4a类 3 省水电新村
二区民宅 SW 10~100m - 约250户 住宅
大气环境:2级
声环境:2、4a类 3 环境影响预测主要结论
(1)水环境影响分析
①施工期
道路施工期对水环境的污染主要来自于施工人员生活污水。施工驻地设置临时厕所,施工人员产生的生活污水经化粪池、隔油池预处理后由环卫部门定期抽运,不外排。
②营运期
由于该道路无管理、收费、维护等房建设施,因此营运期道路对水环境的污染主要来自路面雨水径流。道路路面径流基本不会对沿途经过的水体造成影响,即使有也只是短时间影响,而随着降雨时段增加,这种影响会逐渐减弱。该项目建成后,通过铺设城市污水管和道路雨水管,提高沿线地区生活及工业污水截污率,截污后送污水处理厂集中处理,可减少内河污染,使沿线河道水质得到改善。
(2)大气环境影响分析
①施工期
道路施工期的大气污染物主要来自施工现场、未完工路面和堆场等开源的粉尘污染物、沥青烟和动力机械排出的尾气等。该道路工程所需的沥青砼,混凝土均来自拌和厂家、直接用卡车或搅拌车配送至工地。沥青摊铺应尽量避开风向针对环境敏感点的时段,以免对人群健康产生影响。
②营运期
七甲路建成后, D类稳定度下,无论营运近期、中期, CO、NO2地面高峰小时浓度均低于《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1996)中的二级标准限值。
(3)声环境影响分析
①施工期
道路建设施工阶段的主要噪声源来自于房屋拆迁、施工机械和运输车辆辐射的噪声,这部分噪声虽然是暂时的,但同时采用的施工机械较多,这些施工机械一般都具有高噪声、无规则等特点,如不加以控制,往往会对附近的企事业单位、居民社区产生较大的噪声污染。因此,施工单位应做好施工期污染防治措施,避免或减缓对周围敏感点的不利影响。
②营运期
七甲路沿线有现状省水电新村二区民宅(最近点距离道路中心线约为22m)、规划居住用地、商业金融用地、公建用地等,建筑红线离道路中心线最近距离不小于17m。
近期:道路沿线第一排建筑前区域执行4a类噪声标准,昼、夜间噪声均可达标;道路两侧第一排建筑之后区域执行2类噪声标准,昼间距离道路中心线35m外噪声可达标、夜间距离道路中心线45m外噪声可达标;距离道路中心线约22m的省水电新村二区第一排建筑,其昼间噪声值为62.8dB,夜间噪声值为53.5dB,昼间超标2.8dB,夜间超标3.5dB。
中期:道路沿线第一排建筑前区域执行4a类噪声标准,昼、夜间噪声均可达标;道路两侧第一排建筑之后区域执行2类噪声标准,昼间噪声可达标、夜间距离道路中心线35m外噪声可达标;距离道路中心线约22m的省水电新村二区第一排建筑,其昼间噪声值为61.5dB,夜间噪声值为53.1dB,昼间超标1.5dB,夜间超标3.1dB。
(4)固体废物影响分析
施工营地应设置垃圾收集箱,与环卫部门签订垃圾清运协议,由环卫部门定期清运。建筑垃圾中部分可以再生利用,由居民、工厂异地建设加以利用;其它不能再利用的废水泥混凝土块、碎石等,可作为平整土地土方,应运往指定地点倾倒;属于垃圾类的,则委托环卫部门处置。
(5)生态环境影响分析
①施工期
该项目沿线未发现有古树等重要绿化植被需要加以迁移或保护。对于普通绿化植被,应在施工结束时即加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