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信原理5通信原理第三章.ppt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若设信号的最高频率均为 ,则各路LPF就是用来限制各路信号的最高频率的。图示组成框图中各路信号的调制方式是相同的,均为SSB。在载频的选择上,既要考虑边带频谱的宽度,又要留有一定的防护频带,以防止邻路信号间的相互干扰。即: fg为邻路间隔防护频带。显然,fg越大,则在邻路信号干扰指标相同的情况下,对边带滤波器的要求低一些。 经过SSB调制后的各路信号在频率位置上被分开了,因此,可以通过相加器把它们合成适合信道传输的复用信号,其频谱结构如图4-16所示。 信道频带宽度至少应等于n路单边带信号的总频带宽度,即: 式中,B1为一路信号占用的带宽。 合并后的信号原则上可以在信道中传输,但有时为了更好地利用信道的传输特性,还可以再进行一次调制。 在频分复用的接收端,可以利用相应的带通滤波器分开各路信号,然后,通过各自的相干解调器恢复各路的调制信号。 频分复用的优缺点: 优点:信道复用率高 缺点:设备生产较复杂,滤波器不理想和信道的非线性会产生路际干扰 复合调制及多级调制的概念 复合调制:对同一载波进行两种以上的调制 多级调制:将同一基带信号实施两次以上的调制 第三章作业 思考题:P127 5-11 习题: P128 5-2, 5-4, 5-7, 5-10, 5-16 线性系统的抗噪声性能 将上述结果代入: 输入信噪比: 输出信噪比: 调制度增益: 结论 由此可见,SSB调制系统的调制度增益为1。所以DSB的调制度增益是SSB的两倍。这是因为SSB采用同步解调,使输入噪声中的一个正交分量被消除的同时,也消除了有用信号的正交分量。但这并不说明DSB的抗噪声性能优于SSB,因为DSB的带宽是SSB的两倍,则在输入噪声功率谱密度相同的情况下,DSB解调器的输入噪声和输出噪声都是SSB的两倍,在输入信号的平均功率相等的情况下,DSB和SSB的输出信噪比是相同的,所以,从抗噪声的观点看,DSB和SSB是相同的。 (3)AM调制系统的抗噪声性能 1)同步解调时 AM采用同步解调时的抗噪声性能分析与DSB相同,这里只给出结果,详细过程自己推导。 输入信噪比 : 输出信噪比 : 调制度增益 : 线性系统的抗噪声性能 若为单音频正弦波调制 ,且m=1 ,则 m0 =M, 它表明 AM 调制系统在单音频调制且采用同步解调时的调制度增益最多为2/3。 若为双极性矩形脉冲信号,且m=1 ,则 m0 =M, G = 1 4、非相干解调的抗噪声性能 实际中AM信号的解调通常采用包络检波器或平方律检波。设AM信号为: 式中 。 输入噪声为: 则解调器输入端的信号功率和噪声功率分别为: 解调器输入端有用信号和噪声的合成信号为: 其中E(t) 即为合成包络,?(t) 为相位 : 通常分析检波器的输出信号和噪声有一定困难为简化起见,我们考虑两种特殊情况: (1) 大信噪比情况 所谓大信噪比是指: ,则 及 。于是: 此包络信号中的有用信号为m(t),噪声为nc(t),所以输出信号功率和噪声功率分别为: 于是AM 的调制增益为 : 显然,A 越小,G 越大。但为了不出现过调幅,要求 : 因此,对单音频的正弦波100%调制 : 则 这就是包络检波器能够得到的最大信噪比改善值。 (2) 小信噪比情况 所谓小信噪比是指: ,则 及 。于是: 其中 可以看出,小信噪比情况下,在检波器输出端无单独的信号项,只有受到 cos?(t) 调制的项 m(t)cos?(t) 。由于 cos?(t)是一个依赖与噪声变化的随机函数,故实际上它就是一个随机噪声。因而,有用信号m(t) 被包络检波器扰乱,致使m(t)cos?(t) 也只能看作是噪声。 门限效应 非同步解调时,当输入信噪比下降到某一值时,它的输出信噪比急剧下降,这个值就是门限值。这种现象称之为“门限效应”,它是由包络检波器的非线性解调引起的。因为在小信噪比情况下,无法由包络检波器解调出有用信号,所以只有采用相干解调,才能恢复有用信号。 3、3角度调制原理 一、非线性调制的原理 调制过程都要实现基带调制信号的频谱搬移,对于: 线性调制: 调制后信号的频谱结构和基带调制信号的频谱结构保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