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二中先进集体单行材料.doc

发布:2017-07-12约6.27千字共9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德育工作先进集体单行材料——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同心县第二中学 近年来,我校从学校、学生的实际出发,把实现学生素质的可持续发展作为学校德育工作的主要目标。认真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意见》和《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精神,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以弘扬时代精神和民族精神为主旋律,以文明行为习惯和养成教育为抓手,以开拓创新的精神,不断加强德育队伍建设,努力创建以学生为主体、为学生设计、让学生参与、要学生发展、使学生满意的育人体系,运用“12345”的整体工作思路,形成了“三全四化”的德育工作特色(即全员育人、全面育人、全程育人;德育工作制度化、系列化、特色化、常态化)。 一种理念:以人为本,为学生一生的幸福和发展奠基; 二个落实:全面落实教育教学质量 全面落实素质教育目标; 三种精神:“自主合作、崇善尚美” “扬二中精神,做二中主人”“我以二中为荣,二中因我而兴”; 四个支柱:明德至善、合作创新、民主自治、评价多元; 五项工程:教育教学质量提高工程、校本课程研发工程、名师培育工程、书香校园工程、学校特色工程。 一、基本情况: 同心二中创办于1982年。近30年来,教育志士辛勤耕耘,历代师长艰苦创业。始终笃信“明德至善 博学力行”的校训,坚持 “师生学校共发展,整体优化创特色”的办学理念,紧紧围绕“办学条件优良、育人环境优美、教师队伍优秀、教育质量优异”的办学目标,不懈探索,执著追求,形成了“竞争合作 求实创新”的优良校风;“厚德乐业 求真善导”的教风和“善学多思 尊师守纪 勤奋向上 文明健体”的学风。 学校占地面积25120平方米。现有建筑总面积9897平方米。教学仪器设备“标化”配备,为学校教育教学提供了良好的条件。现有教学班40个,在校学生2781人,其中回族学生占83%。全校教职工共137人,其中高级教师31人,一级教师45人。教师团结务实,开拓进取,以身作则,爱岗敬业,不断更新教育思想和观念,在教育教学、学校管理等方面勇于探索和创新。有二十多人获区市县级优秀班主任、学科带头人、先进教师和骨干教师。 二中领导集体精诚团结、勇于开拓、锐意进取、团结拼搏、能抓会管。依法治校、以人为本,以德治校,民主理校、科研兴校,重视和加强对教职工的人格修养教育,人人讲学习,人人讲团结,人人比奉献,个个心想工作,情系学校。教科研气氛浓烈,人际关系和谐。校风正,教风严,学风浓。 一、加强教师的师德师风建设,全面提升师德素养。 高尚的师德师风是教师教书育人的根本,良好的职业感受是教师超越发展的支点。我们坚持深入持久地开展“铸师魂、讲师德、塑形象、比业绩”的师德教育系列实践活动,“高水平的队伍能创一流,低起点的队伍也要争创一流”,这是我校多年来提出的响亮口号。随着办学层次的不断提高,面对课程改革新的竞争与挑战,我们深深体会到建设一支高素质领导队伍与高质量教师队伍是实现学校内涵发展的根本。只有务实求进,提升师德,才能从爱岗敬业走向奉献教育的境界;只有以师为本,发展潜能,才能适应教育改革发展的需要。 我校实施了“全员育人、全面育人、全程育人、面向全体、全面发展”的德育工作思路。在学校校长、党支部的正确领导下,学校政教处积极组织全体教职员工深入学习胡锦涛总书记的“八荣八耻”,深刻领会“三个代表”的实质内涵,组织学习了《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未成年人保护法》、《教育法》、《教师法》等一系列与教育教学相关的法律法规,教师人手一册,并要求全体教师做笔记、写体会。结合“师德建设月”开展系列活动,定期召开师德教育讲座,让全体教职工以身边的模范为榜样,进一步认清教育的地位,坚定育人信念进一步矫正自己的人生座标,取得整饬队伍,提高修养,重塑形象的良好成效。 在学校师德建设中,通过开展“青年文明岗”“巾帼示范岗”“党员先锋岗”,“师德之星”“十佳班主任”“优秀教师”“教学能手”等活动,把师德高尚、敬业爱岗、成绩突出的教师事迹挖掘出来,树立身边榜样,创造敬业氛围,为大家搭建展示才能的平台,创造成才成名的机会,激发教书育人的热情。将优良的校风教风和与时俱进、敬业奉献的时代精神相结合,注重传承与创新,优化师德强师能,努力建设一支具有创新能力、竞争实力的优秀教师群体。 二、 强化管理机制,构建学校德育管理体系 为了有效提高学校德育工作实效,做到有组织,有领导,首先成立了由校长任组长、主管政教副校长任副组长、各处室主要负责人为成员的德育领导小组,聘请派出所干警为兼职法制副校长。在明确小组成员职责的前提下,我校重点从三个机制建设入手,构建管理体系。 首先是优化运行机制,组成高效的工作指挥系统。由校长、书记、副校长、主任,各教研组长组成行政管理一条线,重点解决工作中涉及的人、财、物等难题,由主管副校长、兼法制副校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