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与环境问题课件.ppt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专题一 环境问题的表现 2011 年 6 月 5 日是第 40 个世界环境日,印度成为今年 6 月 5 日世界环境日的主办国。联合国环境署确定 2011 年世界环境 日的主题为 “ 森林:大自然为您效劳 (forest :nature for your service)”,意在配合联合国国际森林年,强调森林的生态价值。 为呼应世界主题,同时更加强调在我国推进生态文明的重要意义, 环保部确定今年世界环境日中国主题为“共建生态文明,共享绿 色未来”,旨在唤起社会公众对环境与发展关系的清醒认识和自 觉行动,提高生态文明水平,倡导绿色发展理念和鼓励公众参与。 环境问题越来越受到世界的广泛关注。人类与环境的关系、人类 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及其成因都是高考考查频率较高的知识点。 地区 广东 湖南 年度 1980 2005 1980 2005 国内生产总值(亿元) 249 21 701 192 6 473 三次产业产值占 GDP 的比重(%) 第一产业 33.2 6.3 42.3 19.4 第二产业 41.1 49.5 40.2 40.2 第三产业 25.7 44.2 17.5 40.4 三次产业就业比重(%) 一产就业比重 70.6 32 77 48.6 二产就业比重 17.2 39.7 14.1 21.5 三产就业比重 12.2 28.3 8.9 29.9 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元) 480 23 603 365 9 616 【真题 1】(2011 年沈阳模拟)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完 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广东、湖南两省的区域综合发展指标。 材料二:图 1-1 为我国南方部分区域分布图。 图 1-1 材料三:图 1-2 为湖南省某工业基地的产业链示意图。 图 1-2 (1)据图 1-1 信息,指出两省目前共同面临的主要环境问 题,并分析该问题突出的原因。 (2)图 1-2 的产业链体现了可持续发展思想,请说明理由。 【答案】 (1)酸雨。南方降雨多,大量酸性气体随雨水降落地面;有 色金属冶金工业发达,排放大量酸性气体;南方地形以低山丘 陵为主,风速小,酸性气体不易扩散。 (2)综合利用资源,提高资源利用率;充分利用废弃物;减 少污染物排放,保护环境。 专题二 可持续发展 2011 年 6 月 10 日下午,历时两天的东北亚、中亚区域可持 续发展国际论坛在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闭幕。来 自中、俄、蒙、乌四国的 200 多位学者围绕“全球变化背景下 的东北亚和中亚区域可持续发展”的主题展开了充分讨论。会 议取得的丰富成果表明,上海合作组织框架下的国际合作已经 突破政治经济的范围,扩展到生态及学术研究等领域。东北亚、 中亚地区在地理环境上是一个整体,在全球格局中,具有十分 重要的地缘政治、地缘经济和地缘生态战略地位。 运用可持续 发展的思想解决相关的环境问题是高考重点关注的内容。 可耕地面积 水资源 矿产 资源 能源 矿产 森林 面积 CO2 排放 中国 15.3 11.6 17.0 13.9 4.9 25.0 十国均值 16.8 21.4 17.5 7.3 10.1 17.0 【真题 2】(2011 年揭阳一模)人口、资源、环境等要素与一 个国家的发展息息相关。确保国家的资源安全,倡导发展低碳 经济和低碳生活是各国的共识。根据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 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世界人口大国资源环境要素表征指标对比(占世界 总量比重%)。 材料二:世界人口大国资源环境安全系数(见图 1-3)。 图 1-3 材料三:碳物质在地球各圈层中的循环(见图 1-4)。 图 1-4 (1)材料二中资源环境安全系数最高的国家是__________, 资源环境安全系数最低的国家是__________。 (2)资源环境安全系数≥10 的国家,从资源环境要素看,有 哪些共同特点? (3)从上面材料分析,我国与世界十个人口大国相比,在资 源环境要素中最具优势的是__________________。大气中二氧 化碳等温室气体的数量不断增大,大量吸收地表能量后,以 ________________的形式返回地表。图 1-4 中①—②—③反映 碳在大气圈、水圈、__________循环的过程,在人类活动中控 制①、②、③、④中的__________(填代号)环节是发展低碳经济 的途径之一。为了提醒普通公众关注碳排放、全球变暖的问题, 请你根据低碳经济的要求,设计一条宣传语口号____________。 (4)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中国自然资源的现实基 础明显脆弱。为确保未来国家的资源安全,应采取的举措有哪 些? 点拨:本题组考查学生对我国资源环境的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