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环境与环境问题(经典课件).ppt

发布:2017-05-09约3.31千字共27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第一章 环境与环境问题 一、环境的概念及分类 1、概念: 指相对并相关于某项中心事物的周围事物 中心事物不同,周围的环境事物也就不同 2、分类: 依据:人类对其影响的程度 概念 举例 良性 恶性 天然环境 人工环境 受人类影响较轻微,仍保留着天然生态特点的环境 原始森林、高山草甸、大漠盐湖、极地苔原等 人类在天然环境基础上,经长期社会劳动所创造的、须由人类介入才能维持的环境 城市建筑、工矿设施、农田水利、畜群牧场等 因人类活动不合理而遭到破坏的环境 因水土流失而成的石山劣地、因过度放牧而成的荒漠流沙等 二、人类与环境 1、关系: 矛盾的两方面,对立统一,互相影响、互相制约。 人类 社会 环 境 环 境 物质和能量 废弃物 圆面代表:人类社会 圆环代表:环境 红色箭头代表:人类从环境中输入物质 和能量。 蓝色箭头代表:人类向 环境排放废弃物。 黄色箭头代表:人类作用与环境。 绿色箭头代表:环境反作用于人类。 人地相关模式图 2.人类与环境关系变化历程: 历史时期 人地关系思想 环境问题 人类与环境关系 采集渔猎时代 崇拜自然 对人类威胁小 农业文明时期 改造自然 人口集中区出现 工业文明时期 征服自然 恶化,危及人类 新技术革命时期 谋求人地协调 日益突出 原始平衡 紧张 矛盾激化 可持续发展道路 三、当代环境问题的特点 危害的不可预见性 过程的不可逆性 规模的全球性 DDT的使用 当代环境问题的特点 (一)危害的不可预见性 转基因大豆 (二)过程的不可逆性 (三)规模的全球性 这幅由美国航空航天局提供的影像中,南极上空的臭氧层空洞就像一个巨大的蓝色水滴。美国航空航天局的科学家2000年9月8日宣布,南极上空2000年9月3日的臭氧层空洞面积达到2830万平方公里。 四、环境问题产生的原因 资源的有限性与人类需求的无限性的矛盾(根本原因) 短期经济利益与长远环境效益的矛盾(直接原因) 局部利益与整体利益的矛盾(伦理道德) 个人行为与大众利益的矛盾(伦理道德) 人为原因 自然原因 火山爆发、地震、台风、海啸等自然灾害。 当人类向环境索取资源的速度超过了资源本身及其替代品的再生速度; 当向环境排放废弃物的数量超过了环境的自净能力. 五、环境问题的表现 资源短缺 生态破坏 环境污染 全球环境变化 环境恶化而直接造成的环境问题主要表现为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两个方面;资源需求无限增长导致资源短缺,环境污染与生态破坏又使其加重了;而这三个方面表现的规模都已扩展到全球。 矛盾 人口的数量 大幅度增长 个人对资源 的需求大幅 度提高 对资源的需 求无限增长 地球资源 总量有限 资源短缺 当前世界上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都在某种程度上面临资源短缺问题。 1)资源短缺 向环境索取资源的速度超过了资源本身及其替代品的再生速度 有些废弃物在环境中几乎不能降解 环境污染 人们弃置到环境中的废物多而复杂 人们生产高速发展 人们生活水平提高 2)环境污染 由于人类任意排放废弃物和有害物质,导致环境质量下降。 向环境排放废弃物的数量超过了环境的自净能力 环境污染的表现 主要表现 具体方面 原因 环境污染 大气污染 生产、生活排放的废气 噪声污染 工厂的机器、交通工具 土壤污染 农药、各种垃圾 海洋污染 工业三废被排入海洋 核污染 核泄漏 电磁污染 各种无线通讯工具 光污染 城市的玻璃墙壁、景观灯 生态破坏主要是植被的破坏 植被是生态系统的基础与核心 生物多样性受损 环境质量下降 水土流失 土壤肥力降低 土地荒漠化 人类丧失生存条件! 3)生态破坏 由于人类对环境的破坏,导致环境恶化,从而影响人类生产和生活。 向环境索取资源的速度超过了资源本身及其替代品的再生速度 主要表现 具体方面 后果 生态破坏 滥伐森林 ?对环境调节的功能下降 自然植被的破坏 ?水土流失、土壤荒漠化 不合理的灌溉 ?土壤盐碱化 CO2 氟氯烃排放 温室效应、臭氧层的破 坏? 捕猎、环境破坏 物种灭绝速度呈现加速的趋势 ? 生态破坏的表现 全球环境趋于恶化 全球气候变暖 臭氧层破坏 酸雨 生物多样性锐减 海洋污染 4)全球环境趋于恶化 1.城市与乡村的差别 2.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差别 3.有些环境问题影响到其他国家 甚至全球 (一)环境问题分布的特点 六、环境问题的分布 环境问题的主要表现 产生的原因 城市地区 乡村地区 交通、工业活动 和人类聚居地过分集中 利用资源的方式 不当或强度过大 生态破坏:如水土流失、 荒漠化、土壤盐碱化、 森林减少、水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