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数据的复制.doc

发布:2017-02-03约字共6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数据的复制、移动和引用 一、教学目标 知识方面: 1.使学生掌握复制数据的方法。 2.使学生掌握移动数据的方法。 3.使学生了解相对引用和绝对引用的概念及应用。 技能方面: 1.培养学生管理数据的能力。 2.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情感方面: 培养学生认真、细致的工作精神。 二、教学重点 1.数据的复制。 2.数据的移动。 三、教学难点 相对引用和绝对引用。 四、教学方法 1.自学法。 2.演示法。 3.实践法。 五、教学手段与教学媒体 多媒体网络教室。 六、课时安排 1课时。 七、教学过程(见下表) 教学内容、步骤与方法 学生活动内容与方式 预期效果与备注 一、导入课题 教师展示学生制作的“班级同学情况调查表”,提出如果同学情况发生变化,是否还需要重新输入一张表格。 教师归纳学生的意见,由此引出课题。 二、新课 1.数据的复制 教师介绍:Excel2000中的剪贴板可以保留最近12次剪切或复制的内容,我们可以选择其中任意一次的内容粘贴出来或者全部粘贴。 教师布置任务:自学数据的复制方法,完成例1,观察复制的数据中所有使用了函数计算的单元格,有什么变化。 教师要求学生演示完成例1的操作。 2.数据的移动教师布置任务:自学数据的移动,完成例2。 教师要求学生演示完成例2的操作方法。 学生观看同学制作的“班级同学情况调查表”,思考、回答教师提出的问 题。 学生听教师介绍。 学生自学数据的复制方法,完成例1,并观察复制数据时,使用了函数计算的单元格的变化。 完成教师布置的任务。 学生演示操作。 学生自学数据的移动。完成例2。 在画图和Word中已经学习了复制操作,学生可以提出可以将数据复制后做相应修改的方法。 学生了解Excel2000中的剪贴板的功能。 通过自学和实践学生可以掌握复制数据的操作方法。 通过观察,学生可以再次体会使用函数进行计算的优点。 纠正错误操作,使学生进一步掌握数据的复制方法。 学生可以较顺利地完成任务。 续表 教学内容、步骤与方法 学生活动内容与方式 预期效果与备注 3.数据的引用 (1)相对引用教师介绍:相对引用是将一个单元格中的公式复制到其他单元格时,相应的地址发生相应的变化。 教师演示使用相对引用的方法完成例3,要求学生自设表格练习相对引用。 (2)绝对引用 教师介绍:绝对引用是将一个单元格中的公式复制到其他单元格时,相应的地址不发生变化,也就是指引用一个或几个特定位置的单元格。 教师演示使用绝对引用的方法完成例4,要求学生自设表格练习绝对引用。 三、课堂练习 教师要求学生完成书第39页习题1、习题2。 四、课堂上结 教师和学生共同小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相对引用和绝对引用的区别。 五、布置作业 利用绝对引用方式计算“家庭水、电、煤气费用统计表”中的总价。 学生听教师介绍。 学生观看教师演示后,自设表格练习数据的相对引用。 学生听教师介绍。 学生观看教师演示后,自设表格练习数据的绝对引用。 学生上机操作,完成课堂练习。 学生参加小结。 学生了解什么是数据的相对引用。 学生通过实践可以理解并掌握数据的相对引用。 学生了解什么是数据的绝对引用。 学生通过实践可以理解并掌握数据的绝对引用。 学生可以完成课堂练习。 使学生复习巩固所学知识。 培养学生应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和能力。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