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次课)第4章电路定理4第五章运放.ppt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快速回放10 ?含源线性一端口传给外接负载电阻最大功率的条件(即最大功率匹配条件)是: 2.特勒根定理 3.互易定理 ?形式② ?形式①和②比较常用; 若在数值上有 iS1 = uS2 , ? 互易时注意 ① 互易前后注意电压电流的方向:支路电压和电流要么都关联,要么都非关联; ② 含受控源的网络,互易定理一般不成立; 实际解题时,两电路中相同的部分都可以包含在线性电阻网络内部; 互易定理是特勒根定理的特例。若发现电源都置零时两电路不同,就用特勒根解之。 例1:测得a图中U1=10V,U2=5V,求b图中的电流 I。 例1: 测得a图中U1=10V,U2=5V,求b图中的电流 I。 例2:问图示电路?与?取何关系时电路具有互易性? 例2:问图示电路?与?取何关系时电路具有互易性? §4-7* 对偶原理 ?电路中一些变量、名词之间具有“地位”相同而性质“相反”的特性,这些变量、名词称为对偶元素。 ?对偶关系: 将电路中某一关系式中的元素全部改换成对偶元素而得到的新关系式称为原关系式的对偶关系式。 对偶原理:电路中若某一关系式成立,那么其对偶关系式也一定成立。 或者说,在对偶电路中,某些元素之间的关系(或方程)可以通过对偶元素的互换而相互转换。 对偶原理是电路分析中出现的大量相似性的归纳和总结。根据对偶原理,如果在某电路中导出某一关系式和结论,就等于解决了和它对偶的另一个电路中的关系式和结论。 例1: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的对偶。 例2:网孔电流与结点电压的对偶。 ?把 R 和 G,us 和 is ,网孔电流和结点电压等对应元素互换,则上面两个方程彼此转换。所以“网孔电流”和“结点电压“是对偶元素,这两个平面电路称为对偶电路。 ?利用对偶原理 ①若已知原电路的方程及其解答,则能直接写出对偶电路的方程及解答。 ②使原有电路的计算方法及公式的记忆工作减少一半。 ? 注意: ? 对偶原理仅适用于平面电路; ? 对偶并非等效! 第4章知识脉络 第四章结束 第五章 含有运算放大器的电阻电路 学习要点 1. 运算放大器的电路模型; 2. 运算放大器在理想化条件下的外部特性; 3. 含理想运放的电阻电路的分析; 4. 几个典型电路。 ? 重点 ? 理想运算放大器的外部特性、电路模型; 用结点法分析含有运算放大器的电阻电路。 §5-1 运算放大器的电路模型 ?是一个包含许多晶体管的电子器件,最早开始应用于1940年,主要用来实现对模拟量进行数学运算的功能,故称集成运算放大器。 1960年后,随着集成电路技术的发展,运算放大器逐步集成化,大大降低了成本,获得了广泛的应用。如今,集成运算放大器的应用早已超出模拟计算的范踌。它象一个性能很高的晶体管,只要外加少数几个元件,就能方便地完成各种各样的功能。 各种型号的集成运放 2. 集成运放的应用 (1)线性应用:工作于线性放大状态。 (2)非线性应用:工作于开关状态。 3. 电路结构与特点 国产F007内部原理图(对应国外mA741) F007(或mA741)有八个管脚: 4.电路符号 5. 集成运放的输入情况 6. 运算放大器的外特性 ?加 ud = u+ - u- ,得输出 uo 与 ud之间的特性曲线。 7. 运放的电路模型 ? Ri 是输入电阻,一般为103~1012W。 §5-2 比例电路分析 用结点法分析 uo与ui的关系 ① A很大时,比例系数只取决于R1和R2,与放大器本身的参数无关。集成运放性能稍有改变,比例系数基本不受影响; §5-3 含理想运放的电路分析 1. 在线性应用时的两条规则 2.典型电路分析 (1)倒向[反相]比例器 ? 实用中,当 R1和 R2 确定后,为使uo不超过饱和电压(即保证工作在线性区),对ui有一定限制。 (2)非倒向[同相]比例器 (3) 电压跟随器 称隔离放大器,亦称缓冲放大器。 例如 (4) 反相加法器 i1+ i2 + i3 = if 若 R1 = R2 = R3 = Rf , (5) 减法运算 3. 解题指导 例1 例2 求输出电压uo 。 第5章知识脉络 第五章结束 uo ui = R1 - R2 1 1+ A - R2 Ro ? 表明: + - + A + - ui + - uo R1 R2 i1 i2 u- + - 1 + R2 Ro ( ) 1 + R1 R2 + Ri R2 ( ) ui uo ? R1 - R2 ①负号表明uo和ui总是符号相反 (倒向或反相比例器)。 ?一些高精度运放,A可达107,Ri很大、 Ro很小。 所以: 0 Ri ?? 规则① i- = i+ = 0 输入端相当于断路。 ?理想运放的参数: (“虚断”路) u- u+ i+ uo + - + u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