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我国民营企业的发展历史及现状.doc

发布:2016-03-11约字共13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本课题的主要研究内容 改革开放以来,伴随着中国经济的高速增长,民营经济迅速崛起,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逐渐加大,并且已经成为中国国民经济增长的主要推动力。相对于国有企业来说,民营企业更善于捕捉市场信息,具有更灵活的经营机制,能够适应外部环境的变化。但是在辉煌的背后,我国民营企业在发展的过程中也遇到了一系列的困难和挫折。 因此本文首先从民营企业理论内涵出发,研究了我国民营企业的发展现状,然后在此基础上分析了影响民营企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并提出了促进可持续发展的对策及分析。 指导教师意见 不需要本页 指导教师(签名): 年 月 日 所在系(所)意见 负责人(签章): 年 月 日 摘要(2字居左) 改革开放以来,伴随着中国经济的高速增长,民营经济迅速崛起,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逐渐加大,并且已经成为中国国民经济增长的主要推动力。作为国民经济中的重要组成,民营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对我国社会经济稳定发展和国家竞争力的提升有着极其重要的战略地位。 相对于国有企业来说,民营企业更善于捕捉市场信息,具有更灵活的经营机制,能够适应外部环境的变化。但是在辉煌的背后,我国民营企业在发展的过程中也遇到了一系列的困难和挫折。大部分民营企业显示出了各领风骚三五年、不能持续发展的特点,从而严重影响了国民经济持续稳定的发展。国企改革已经被公认为我国经济中最紧迫的问题之一,而且始终没有找到很好的出路。 因此,本文首先从民营企业的理论内涵出发,研究了我国民营企业的发展历史与现状,回顾了不同时期民营企业的特征。然后在此基础上,分析了影响我国民营企业可持续发展的三大重要因素;并且针对不同的因素提出了促进我国民营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对策及分析。 关键词:民营企业 可持续发展 对策分析 目录 摘要 3 前 言 4 第1章 文献综述 5 1.1研究背景和意义 5 1.2民营企业的定义与范围 5 1.3中国民营企业发展历史与现状 6 第2章 我国民营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影响因素 7 2.1民营企业家 7 2.2企业制度 7 2.3企业文化 8 第3章 民营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对策分析 9 3.1民营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 9 3.2民营企业必须彻底摒弃家族化管理模式 9 3.3民营企业应营造良好的企业文化 10 第4章 结论 12 参考文献 13 致 谢 辞 14 4.建立严格、公正、准确的考核制度。民营企业的考核应规范化、制度化。要体现考核的严肃性、公正性,只能有一个规则。考核应以关键业绩为主,对不同类型岗位制定不同的关键业绩指标体系(KPI);使考核尽可能量化。 3.2民营企业必须彻底摒弃家族化管理模式,建立现代企业治理模式 家族式管理模式在企业发展初期有一定的合理性,但它由于其内在的弊端也将成为企业进一步发展的栓桔。著名民营企业家刘永好就多次说过:“家族制是制约我们民营企业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家族化管理的弊端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一是在决策问题上,往往由“老总”一个人说了算,这就容易造成决策失误,另外加上“老总”管理能力有限,从而导致企业陷入困境乃至破产。二是在接班人问题上,无论中外,都是父传子(主要是传位于长子)。这种方式简单易行,但是,如果遇到虎父犬子,或者接班人无意于经营家族企业,则会使企业遇到灾难性打击。三是家族成员的管理问题。这些人大都和“老总”有血缘或姻亲关系,有的更是企业创建时的功臣,企业的规章制度对他们很难起到真正的约束作用。四是对待外来能人问题。家族企业也要吸收外来能人,但是,这些人难以与企业真正融为一体,他们往往被视为利用对象,为企业解决关键问题,一旦问题解决,难关度过,或者外来能人有了重大贡献,就难免遭到“兔死狗烹”、“卸磨杀驴”的命运。 因此企业若想获得快速、长久的发展,就必须彻底摒弃家族化管理模式,建立现代企业治理模式。从国外经验分析,公司制在美国是19世纪60年代南北战争以后得到快速发展的,这种制度之所以能长期风靡美国,这是由其明显的制度优势所决定的。 民营企业的公司治理的理想模式,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构建: 1.治理主体方面。公司制民营企业的治理主体应突破原有的出资者,而代之以涵盖面更广的企业各相关利益主体,包括:股东、经营者、主要债权人、员工等。因为他们分别为企业创造财富做出了贡献,股东的直接投资和债权人的债权共同形成了公司的法人财产(包括实物资产、无形资产等);员工和经营者作为人力资本所有者,其积极性和创新能力的高低将直接影响企业的生存与发展。这四类治理主体治理权的合理分配,将有助于企业吸引智力资本和金融资本,从而实现高层次扩张。 2. 内部治理机制方面。科学设定公司内部治理机制是完善民营企业治理的当务之急。关键应从以下三方面着手:(1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