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业单位考试公共基础知识历史常识练习题(十四).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事业单位考试公共基础知识:历史常识练习题(十四)
1.1972年尼克松总统访华被称为“破冰之旅”。对此理解准确的是( )。
A.结束了中美对抗状态
B.加快了中美的贸易往来
C.改变了世界政治格局
D.推动了经济全球化的进程
答案:B
2.改革开放以后,中国政府调整对外政策的依据主要是( )。
A.霸权主义、强权政治的威胁
B.世界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
C.社会制度的意识形态
D.国际形势和国内现代化建设的需要
答案:D
3.新时期我国对外方针的出发点是( )。
A.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B.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C.和平与发展是当代世界两大主题
D.保持国际稳定,实现共同繁荣
答案:C
4.观察中国经济发展趋势图,其中经济发展最快的时期是因为实行了( )。
A.社会主义工业改造 B.社会主义国营经济
C.社会主义计划经济 D.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答案:D
5.( )的主要任务是讨论和决定国民经济的调整、改革、整顿、提高,以及加强社会主义民主和社会主义法制的问题。
A.全国人大五届二次会议
B.十一届三中全会
C.中共十四届三中全会
D.九届人大二次会议
答案:A
6.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对农村生产关系进行了几次重大调整,其中促进了农业生产发展的有( )。
①土地改革②农业合作化③人民公社化④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A.①②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③④
答案:A
7.我国粮食产量跃居世界首位,人民温饱问题基本解决,是在( )。
A.土地改革完成以后
B.农业社会主义改造完成以后
C.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以后
D.第一个五年计划完成以后
答案:C
8.安徽凤阳县l980~1982年产粮数据。出现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实行了( )。
时间 产量(亿千克) 1980年 5.O2 1981年 6.7 1982年 17.15 A.土地私有
B.集体生产
C.包产到户
D.精耕细作
答案:C
9.1980年,我国仅建立了4个经济特区,当时的特区是( )。
A.经济体制改革的试验场
B.中央直接管辖的特殊地区
C.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试点
D.打开中国市场的金钥匙
答案:A
10.邓小平说:“特区是一个窗口,是技术的窗口、管理的窗口、知识的窗口。”1980年,国家首先设立的四个经济特区是( ):
①深圳 ②厦门 ③上海 ④汕头 ⑤珠海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⑤ C.①③④⑤ D.①②④⑤
答案:D
更多复习资料请关注/guangdong/
中公教育 · 给人改变未来的力量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