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试验检测继续教育答案(一)7版公路工程路面工程修订内容解读.docx

发布:2025-03-30约2.67千字共8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试验检测继续教育答案(一)7版公路工程路面工程修订内容解读

一、选择题(每题5分,共30分)

1.新版《公路工程路面基层施工技术细则》中,对于水泥稳定材料的水泥剂量说法正确的是()

A.应不小于3%

B.应不小于4%

C.根据试验确定

D.应不大于6%

答案:C。解析:新版规范强调水泥稳定材料的水泥剂量应通过试验确定,以满足强度等设计要求,而不是规定一个固定的数值范围。

2.7版公路工程路面工程修订中,沥青路面压实度检测方法优先推荐()

A.钻芯法

B.核子密度仪法

C.无核密度仪法

D.环刀法

答案:A。解析:钻芯法是检测沥青路面压实度的较为准确可靠的方法,虽然可能对路面有一定损伤,但结果更具代表性,所以在修订中优先推荐。

3.对于微表处混合料,新版规范对其()指标提出了更严格的要求。

A.可拌合时间

B.黏聚力

C.抗滑性能

D.以上都是

答案:D。解析:新版规范在微表处混合料方面,对可拌合时间、黏聚力、抗滑性能等多个指标都提出了更严格要求,以保证微表处的施工质量和使用性能。

4.7版路面工程修订中,对于SMA沥青混合料的纤维用量()

A.按沥青混合料质量的0.3%0.4%控制

B.按沥青质量的0.3%0.4%控制

C.根据试验确定

D.按矿料质量的0.3%0.4%控制

答案:C。解析:和水泥剂量类似,SMA沥青混合料的纤维用量应根据试验确定,以达到最佳的性能效果。

5.新版路面基层施工技术对级配碎石基层的()指标进行了细化。

A.级配范围

B.压实度

C.强度

D.以上都是

答案:D。解析:新版对级配碎石基层的级配范围、压实度、强度等指标都进行了细化,以提高基层的施工质量和性能。

6.7版公路工程路面工程修订中,关于排水基层的排水能力要求()

A.有所降低

B.有所提高

C.保持不变

D.未作规定

答案:B。解析:为了更好地排除路面结构内的水,提高路面的耐久性,修订中对排水基层的排水能力要求有所提高。

二、填空题(每题5分,共20分)

1.新版路面工程规范中,沥青路面抗滑性能检测的主要指标是()和()。

答案:摩擦系数、构造深度。解析:摩擦系数和构造深度是衡量沥青路面抗滑性能的重要指标,能直观反映路面与轮胎之间的摩擦力和表面微观构造情况。

2.水泥混凝土路面的胀缝应设置()、()和()。

答案:胀缝板、传力杆、橡胶条(或填缝料)。解析:胀缝是水泥混凝土路面为适应温度变化而设置的构造,胀缝板能保证胀缝的伸缩性能,传力杆传递荷载,橡胶条或填缝料密封防止杂物进入。

3.7版修订中,对沥青玛蹄脂碎石混合料(SMA)的()和()性能提出了更高要求。

答案:高温稳定性、水稳定性。解析:SMA混合料在实际使用中面临高温和水的作用,提高其高温稳定性和水稳定性可以延长路面的使用寿命,保证路面性能。

4.路面基层施工中,对于石灰稳定材料,石灰应采用()级及以上的()石灰。

答案:Ⅲ、钙质或镁质。解析:Ⅲ级及以上的钙质或镁质石灰活性较高,能更好地与土等材料发生化学反应,保证石灰稳定材料的强度和稳定性。

三、判断题(每题4分,共20分)

1.7版公路工程路面工程修订中,取消了对路面平整度的检测要求。()

答案:错误。解析:路面平整度是路面使用性能的重要指标之一,修订中不会取消对其的检测要求,反而可能在检测方法或标准上进行优化。

2.新版规范中,乳化沥青稀浆封层的集料可以使用机制砂。()

答案:正确。解析:机制砂可以作为乳化沥青稀浆封层的集料,并且在某些情况下能满足封层的性能要求,新版规范允许使用。

3.水泥稳定粒料基层的水泥剂量越大,基层强度就越高,所以应尽量提高水泥剂量。()

答案:错误。解析:虽然水泥剂量增加会提高基层强度,但过高的水泥剂量会增加成本,还可能导致基层产生裂缝等病害,所以应通过试验确定合适的水泥剂量。

4.7版修订对沥青路面的渗水系数检测频率降低了。()

答案:错误。解析:渗水系数是反映沥青路面防水性能的重要指标,修订中一般会适当提高检测频率,以更好地控制路面质量。

5.对于水泥混凝土路面,新版规范对混凝土的耐久性指标要求降低了。()

答案:错误。解析:随着对路面使用性能要求的提高,新版规范通常会提高水泥混凝土路面混凝土的耐久性指标要求,如抗冻性、抗渗性等。

四、解答题(每题15分,共30分)

1.简述7版公路工程路面工程修订中对沥青路面施工质量控制的主要变化。

答案:

(1)原材料要求更严格:对沥青、集料等原材料的质量指标进行了细化和提高,如对沥青的针入度、软化点、延度等指标要求更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