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金公司-石油天然气行业报告:中国的“斯伦贝谢“猜想》.pdf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首次关注
证券研究报告
2012 年 6 月 19 日 石油天然气 研究部
关滨 何帅
分析员, SAC 执业证书编号: 分析员,SAC 执业证书编号: 中国的“斯伦贝谢”猜想
S0080511080005 S0080511120001
guanbin@ heshuai@ 中国油田服务和装备行业报告
投资亮点
在当前全球经济增长放缓、能源消费增长疲软、全球乃至中国能源供应结构加快调整的大格局下,能源产品的价格趋
势、能源企业的资本支出规模和投向都可能不断发生变化。面对这些新趋势,很多投资者对油田服务(“油服”)和油
气装备(“油装”)两个板块的思考,可能已经跳出一味看多油价、紧盯大油公司资本支出以及追捧政策目标和口号的
固定套路,对中国油服、油装企业的可持续增长潜力和抗风险能力,提出了新的问题。
针对新趋势和新问题,我们构建了一套油服、油装企业的评价体系,既通过“增长速度”、“进入壁垒”、“国际客户认
知度”等指标评估企业产品和服务的市场前瞻性及成长空间,也通过“整合能力”、“财务表现”和“企业管理”等指
标评估企业在逆境中的抗风险能力。基于这些标准,我们选取了六家具有良好前景的企业,首次研究覆盖。它们是:
杰瑞股份(002353.CH ,推荐) 、吉艾科技(300309.CH ,推荐) 、惠博普(002554.CH ,推荐) 、通源石油(300164.CH ,审慎
推荐) 、海隆控股(1623.HK ,推荐)和珠江钢管(1938.HK ,审慎推荐) 。同时,我们仍然长期看好中海油服(601808.CH /
2883.HK ,审慎推荐)和海油工程(600583.CH ,中性)。如果中海油(883.HK ,审慎推荐)在中国海上的勘探作业持续取得
积极进展,二者的 A 股都可能出现交易性机会,而中海油服港股在目前低价和低估值的条件下,更显吸引,建议增持。
尽管能源行业内的不确定因素在增多,我们仍相信下面四大有利趋势,可能持续推动一批优秀中国企业的成长。 wwwww1
► 高端领域的市场化程度在提高,有利于形成技术能力导向的良性竞争环境。伴随着勘探开发难度加大,老油田的
高端技术服务逐步对民企和外企开放;西部新油气田和外企的合作区块,由于地质构造复杂,大部分也均以市场
化的原则对外招标;页岩气资源的勘探开发更需要外部支援。
► 国内常规天然气资源进入勘探和开发的高峰期。中国可能在未来几年进入常规天然气储量探明的高峰期,且常规
气产量有望从 2011 年 1000 亿立方米,增加到 2015 年和 2020 年的 1,500 和 2,000 亿立方米。
► 非常规油气资源开发,对高端油田技术服务需求增加。水平井的推广,拉动了定向钻井技术、旋转导向和地质导
向工具、LWD 、MWD 、分段压裂技术、压裂车、连续油管、液氮泵送等新服务和装备的需求。
► 中资油气公司海外资产规模不断扩大,可能给中国油服、油装企业带来更多参与海外项目和国际化的机会。据规
划,“十二五”期间三大油海外权益产量复合增速可能高达 20% ,这必然给中资和民营油服、油装企业带来拓展海
外市场的新机会。相较于依赖三大油获取海外订单和依赖中国人工成本优势获取国内、外市场间的套利机会,我
们更看重中国企业打入国际一流油公司服务、供应体系的潜力,以及引进技术、设备和管理方法的机会。
估值与建议
今年以来,A 股和港股市场油服、油装两板块整体分别实现了约 20%和 12%的投资收益,跑赢大市 10-14 个百分点。
目前市场普遍接受的估值水平,维持在约20 倍 2013 年市盈率。投资者对“十二五”盈利复合增长的普遍预期,在 20-30%
之间。我们认为,未来不同企业间增长速度可能分化。我们本次研究覆盖的企业,有较大可能性保持较快增长。
风险
全球能源供应紧张程度局部缓解,可能影响国际油气价格和部分油公司的资本支出决策;在经济不景气阶段,三大油
可能更倾向保护体系内油服、油装部门;油气公司可能拖延付款,向外部油服、油装公司转嫁营运资金压力;A 股部
分民企超募资金逐步使用,净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