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第一审程序.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第十章 第一审程序
教学内容简介:第一审程序是民事诉讼法的重要内容,也是民事诉讼审判程序中的基础程序。本章包括普通程序、简易程序和法院裁判等,通过介绍普通程序的含义、内容、法定阶段,简易程序的适用范围、简易程序与普通程序的关系,以及法院判决、裁定和决定的概念和适用范围等内容,使学生对第一审程序能够有一个全面的了解。
★教学重点:普通程序的概念、特征,普通程序的各个阶段:起诉和受理、审理前的准备、开庭审理。
教学难点:起诉的概念和条件,诉审关系
课前准备:查阅大量的教学资料,收集有关的案例
课时安排:6学时
教学手段:讲授;教学观摩和模拟法庭教学实践活动(业余时间)
◆前4学时(第一节 第一审普通程序)
●教学目的:普通程序是指人民法院在审理第一审民事争议案件时通常适用的审判程序,也即人民法院审理第一审一般民事争议案件的正规审判程序。它包括起诉和受理,审理前的准备,开庭审理,撤诉和缺席判决,诉讼中止和终结等过程,是整个民事审判程序中最完整的一种程序.
●教学过程:
1.课堂考勤
2.复习旧课
提问
(1)简述法院调解的原则。
(2)根据民事诉讼法规定,当事人达成调解协议后不需要制作调解书,只将协议内容记入笔录的案件有哪些?
(3)谈谈调解协议生效的不同时间和生效后所产生的法律后果。
(4)为什么调解书不适用留置送达方式和公告送达方式送达?
3.引入新课
我国的民事诉讼程序有审判程序和执行程序之分。审判程序是确认当事人之间民事权利义务关系的程序,执行程序是保障当事人之间被确认的权利义务关系得到实现的程序。审判程序根据所审理案件性质的不同,分为民事争议案件的审判程序和民事非争议案件的审判程序。基于我国实行两审终审的审级制度,民事争议案件的审判程序,有一审程序和二审程序之分。此外,为了纠正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裁判中的错误,在审级制度之外又设立了特殊的救济程序,即再审程序。其中第一审程序根据所审理的案件的类型不同,分为普通程序和简易程序。民事非争议案件的审判程序,根据我国民事诉讼法规定,包括特别程序、督促程序、公示催告程序和企业法人破产还债程序。
在我国的民事诉讼程序中,?第一审普通程序既为第一审程序的主干,又是整个审判程序之基本;普通程序具有基础性、完整性、独立性、适用的广泛性等特征;从第一审普通程序的基本结构来看,包括起诉和受理、审前准备程序、?开庭审理、诉讼中止和诉讼终结以及判决和裁定等,由于在后面专门设有民事诉讼中的法院裁判一章,故本章不再正面涉及判决和裁定问题,但对撤诉、缺席判决和延期审理等重要制度,则以专节予以阐述。
4.重点讲授内容
一、普通程序概说
(一)普通程序的概念
普通程序是指人民法院在审理第一审民事争议案件时通常适用的审判程序,也即人民法院审理第一审一般民事争议案件的正规审判程序。在第一审民事争议案件中,除了简单的民事案件外,其他案件都要依照普通程序进行审理。
(二)普通程序的特征
1.基础性。普通程序是整个民事审判中的基础程序。??? 2.完整性。在民事审判程序中,普通程序的内容最系统、最完整。??? 3.独立性。??? 4.适用的广泛性
二、起诉和受理
(一)起诉
1.起诉的概念和意义????起诉是指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认为其民事权益受到侵害或者与他人发生民事争议时,请求人民法院通过审判方式予以司法保护的诉讼行为。????2.起诉的条件和方式????(二)人民法院对起诉的审查和受理
1.对起诉的审查????2.立案受理
三、审前准备程序
(一)审前准备程序的概念 ??? 审前准备程序,也称审理前的准备,是指人民法院受理案件后至开庭审理之前为开庭审理所进行的一系列诉讼活动。
(二)审前准备程序的内容 ????1.在法定期间内及时送达诉讼文书??? 2.告知当事人的诉讼权利和合议庭的组成人员????3.指定举证时限?????
4.组织当事人交换证据????5.审核诉讼材料,整理争点????6.调查收集必要的证据????7.追加当事人
四、开庭审理
(一)开庭审理概说 ????1.开庭审理的概念????开庭审理,是指人民法院在当事人和其他诉讼参与人的参加下,按照法定的方式和程序对案件进行全面审查并作出裁判的诉讼活动。??? 2.开庭审理的任务、方式和地点????开庭审理的主要任务是:全面审查核实证据,查明案件事实,分清是非责任,正确适用法律,通过具有法律效力的法律文书确认当事人之间的实体权利义务关系,制裁民事违法行为,解决当事人之间的民事纠纷,保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人民法院审理第一审民事案件,都必须开庭审理。开庭审理有公开审理和不公开审理两种方式。????人民法院审理民事案件,根据需要进行巡回审理,就地办案
(二)开庭审理的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