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永恒的中华民族精神教学设计.doc
《永恒的中华民族精神》教学设计
沈阳市第五十六中学 罗 岩
【教学思路】
因为本课时内容能会让学生感觉离他们的生活很遥远,如何能让学生更直观地理解、感知民族精神特别是爱国主义精神就成为一大难点。所以,设计通过视频《百年中国潮》之中国精神中的片段,将学生真正的带进课堂,从媒体片段中更直接地感知,同时通过挖掘身边体现爱国主义精神的例子,让学生明白爱国并非抽象而是具体的。
【教材分析】
“永恒的中华民族精神”这一知识点是高中思想政治《文化生活》人教版中第三单元第七课的内容。从整体上看,该课是对学生进行爱祖国、爱民族文化教育的整个链条中重要的一环,但内容理论性较强,所以重点是在于将课本理论的东西用
2017-01-24 约1.73千字 5页 立即下载
-
永恒的中华民族精神教学设计1.doc
永恒的中华民族精神教学设计1
一、:
3.11归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中华民族精神的表现,理解立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践,弘扬民族精神的意义。
二、
1.知识目标:中华民族精神的巨大作用;中华民族精神的基本内涵;中国共产党对
民族精神的继承和弘扬;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重大意义;人人都应该是民族精神的传播者和建设者
2.能力目标:运用发展的眼光分析问题
3.情感态度价值观:形成热爱祖国,弘扬中华民族精神的热情。
三、
1.如何理解中华民族精神的基本内涵
2.如何理解民族文化与民
2017-01-14 约字 73页 立即下载
-
永恒的中华民族精神教学设计2.doc
永恒的中华民族精神教学设计2
1、知识目标
民族精神的含义
中华民族精神的基本内涵?
新时期爱国主义的主题?
中华民族精神的形成和发展?
中华文化与中华民族精神的关系
中华民族精神的基本内涵
爱国主义内涵的具体性和历史性
弘扬中华民族精神的必要性及意义
分析 ?
结合事例分析,说明中华民族精神的内涵
结合当今世界思想文化发展的实际及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要求,分析说明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的必要性及重大意义
2、能力目标
2017-01-16 约字 45页 立即下载
-
永恒的中华民族精神教学设计3.doc
永恒的中华民族精神教学设计3
1.教学内容:
本课时内容为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材思想政治必修3文化生活第三单元第七课第一课时的内容。
本课时主要阐述了中华民族精神与中华文化的关系, 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性 ,尤其重点阐述了中华民族精神的基本内涵 。
2.学生分析:
学生在通过学习第六课,看到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它的力量深深熔铸在中华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之中。进一步深入理解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伟大民族精神,是中华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撑。
这一课时需要学生具有一定的抽象思维能力,能透过我们丰富多彩的文化现象进一步探究其内在的本质,这对学生来说具有一定的学习难
2017-01-16 约字 99页 立即下载
-
永恒的中华民族精神教学设计4.doc
永恒的中华民族精神教学设计4
一、:
1、知识目标
识记 :
民族精神的含义
中华民族精神的基本内涵?
新时期爱国主义的主题?
中华民族精神的形成和发展?
理解:
中华文化与中华民族精神的关系
中华民族精神的基本内涵
爱国主义内涵的具体性和历史性
弘扬中华民族精神的必要性及意义
分析 ?
结合事例分析,说明中华民族精神的内涵
结合当今世界思想文化发展的实际及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要求,分析说明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
2017-01-13 约2.34万字 41页 立即下载
-
永恒的中华民族精神教学设计5.doc
永恒的中华民族精神教学设计5
文 章一、:
3.11归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中华民族精神的表现,理解立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践,弘扬民族精神的意义
二、:
、中华民族之魂
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
1.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性
教材用3个”精神”来概括中华民族精神对中华民族所起的重大作用:始终是系ll|华符族人民共同生活的精神纽节1支撑中华民族生存、发展的精神支柱;推动华民族走向繁荣、强大的精神动力。是中华民族之魂。
注意:中华文化与中华民族精神的关系:中华文化的力量。集中表现为.量;中华民族精神。深深植
2017-01-14 约2.59万字 71页 立即下载
-
《永恒的中华民族精神》教学设计2..doc
《永恒的中华民族精神》教学设计
设计人:漳州一中分校 许友森
联系地址:福建省漳州市龙文区新浦东路139号漳州一中分校 邮编:363005
一、教学内容
本教学设计使用的教材是人教版《思想政治必修3-文化生活》,内容范围是第三单元第第七课第一框“永恒的中华民族精神”。本框共有三目:(1)中华民族之魂(2)中华民族精神的基本内涵(3)永远高扬爱国主义的旗帜。教材内容围绕着中华民族精神的基本内涵这个中心,分成三个方面进行阐述,结构严密。第一目承接上一课主要内容中华文化,引导学生认识中华民族精神是中华文化力量的集中体现,对中华文化具有重要的作用;第二目具体阐述了中华民族精神的基本内涵;第
2017-01-16 约6.8千字 12页 立即下载
-
《7.1永恒的中华民族精神.ppt
永恒的中华民族精神 (三)勤劳勇敢 历史形成:吃苦耐劳、勤俭节约、艰苦朴素、不畏强暴、英勇顽强自古就成为中华民族优良品格,勤劳勇敢的精神奠定了中华民族的立业根基。 现实作用:中国共产党将勤劳勇敢精神的发扬光大,使艰苦奋斗成为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领导中国人民创造了令人瞩目的业绩。 (四)自强不息 历史形成:“天行健,君子当自强不息”(《周易》)反映了中华民族永无止境的创业追求、生生不息的精神活力。 现实作用:积淀为中华民族的内在气质,成为鞭策中华儿女不断开拓进取的永恒的精神力量。 “自强不息,奋斗不止”——北川中学永远的校训 * Evaluation only.
2016-12-25 约4.58千字 26页 立即下载
-
7.1 永恒的中华民族精神讲诉.ppt
二、中华民族精神的基本内涵 二、中华民族精神的基本内涵 2、爱好和平 二、中华民族精神的基本内涵 表现:(1)中华民族素来以热情好客、睦邻友好、崇尚交流著称于世,以“礼仪之邦”享誉于史。 (2)在当代国际社会中,中国高举和平、发展、合作的旗帜,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走和平发展道路,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 意义:为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赢得了世界人民的广泛赞誉。 中华民族总体上是一个农业民族,其主体世代定居在中华大地上,根据气候、季节的变化从事农业生产。同牧业民族的骠悍、渔业民族的冒险、商业民族的精明相比,中华民族在辛勤劳作中,深深懂得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形
2017-01-06 约字 44页 立即下载
-
上课+7.1永恒中华民族精神.ppt
5、 勤劳勇敢精神 ①是中华民族的优良品格 ②是中国共产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 ③奠定了中华民族坚不可摧的立业根基 ④就是为了追求真理,坚持正义,置个人荣辱、贫富、生死于度外。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6、 在解决国际争端问题上,中国政府一贯主张用和平方式解决,坚决反对诉诸武力相威胁,这说明 A、中国对任何问题的解决都放弃使用武力 B、热爱和平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有机组成部分 C、世界各国都是热爱和平的 D、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 7、邓小平谈到爱国时曾经说:“难道祖国是抽象的吗?不爱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的
2018-06-24 约4.77千字 32页 立即下载
-
7.1永恒中华民族精神课件.ppt
中华民族在长期发展的历程中,不仅创造了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而且在绵延数千年的优秀传统文化中孕育了我们的中华民族精神。;;一、民族精神是什么?;民族精神;民族精神;民族精神贯穿于中华民族发展的全过程……;3、中华民族精神与中华文化的关系;二、中华民族精神的基本内涵;团结统一 ;团结统一 ;团结统一 ;;团结统一;爱好和平 ; 中华民族总体上是一个农业民族,其主体世代定居在中华大地上,根据气候、季节的变化从事农业生产。同牧业民族的骠悍、渔业民族的冒险、商业民族的精明相比,中华民族在辛勤劳作中,深深懂得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形成了勤劳质朴的品格。
在历史发展中,对民族、国家利益造
2017-08-14 约字 43页 立即下载
-
7.1永恒的中华民族精神.ppt
民族精神 是一个民族在长期共同生活和社会实践基础上形成的优秀传统文化的结晶。 中华民族精神与中华文化的关系 (1)中华文化的力量,集中体现为民族精神的力量。 (2)中华民族精神深深植根于绵延数千年的优秀文化传统之中。 (3)中华民族精神是中华文化的精髓和灵魂。 2、中华民族之魂 (1)是什么 (2)重要性(作用) (一)、中华民族之魂 原因: 2005年9月15日胡锦涛在联合国成立60周年首脑会议上发表重要讲话 中国将坚定不移地高举和平、发展、合作的旗帜,走和平发展道路。中国将始终不渝地把自身的发展与人类共同进步联系在一起。中国的发展不会妨碍任何人,也不会
2017-06-24 约4.47千字 48页 立即下载
-
7.1《永恒的中华民族精神》.ppt
十一世班禅接受中央电视台采访时说:“最根本的一点是我要继承历世班禅爱国爱教的光荣传统。要为祖国的统一,民族的团结,人民的幸福… …而努力,我一定要完成这个使命。” 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是一个爱好和平的民族 “自强不息,奋斗不止”做为北川中学永远的校训 新中国成立以来海外学子归来 改革开放以来大批海外留学人员回国创业 新中国成立初期钱学森和邓稼先等一大批科学家回国建设 ◇P76课堂探究:你认为,不同时期归来的海外学子身上折射出哪些共同的精神追求? 在历史和现实生活中,有哪些行为有悖于这个精神?我们应该用怎样的行动来“爱国”? 思考:下面的行为都是爱国主义的表现吗? 你觉得什么才是爱国
2017-08-14 约3.59千字 41页 立即下载
-
7.1永恒中华民族精神学案.doc
第 PAGE 5 页 共 NUMPAGES 5 页
第七课 我们的民族精神
7.1永恒的中华民族精神
课标引领:
1.知识目标 (1)中华民族精神的巨大作用 (2)中华民族精神的基本内涵
(3)新时期爱国主义的主题
2.能力目标 (1)从中华民族历经沧桑而不衰、饱受磨难而更加坚强的发展历程中感受中华民族精神的巨大作用和力量
(2)善于结合我国优秀传统文化、传统美德特别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长期奋斗的历史感悟民族精神的基本内涵,感受民族精神的巨大力量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增强对优秀民族文化、传统美德和民族精神的认同感
(2)增强维
2017-05-03 约3.32千字 5页 立即下载
-
3﹝1﹞.7.1永恒中华民族精神.ppt
3.7.1永恒的中华民族精神;“惟有民魂是值得宝贵的,惟有他发扬起来,中国才有真进步”。
;探究:你认为鲁迅先生所说的“中国的脊梁”体现了什么精神?;
“团结就是力量”
“众人拾柴火焰高”
“众人一条心,黄土变成金”
“人心齐,泰山移”
“民齐者国强” ;1.党和国家领导人心系地震灾区;解放军战士救起婴儿,露出笑容;3.藏族同胞与解放军在大地震中骨肉情深;◆维系中华各族人民共同生活的精神纽带。
◆支撑中华民族生存、发展的精神支柱。
◆推动中华民族走向繁荣、强大的精神动力。;民族精神贯穿于中华民族发展的(古代、近代、当前)全过程……;课堂讨论;(一)胡锦涛强调抗震救灾精神是爱国主义精神的体现
2017-04-30 约1.47千字 40页 立即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