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学重点笔记归纳..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教育学笔记js
范围:绪论至第六章 撰写日期:2013.07.17
绪论
第一节 教育学的概念及其对象
(1)教育学的概念:运用一定的科学方法,遵循一定的学术规范,对确定的教育问题进行专门的分析研究,并通过规范的语言文字或其他类型的符号清晰表达的教育认识。
(2)教育学的内涵:所有教育科门类的总称、一种课程的名称、一种教材的名称
(3)教育学的目的:概要地介绍教育学这样一类学科的研究对象、历史和未来,使学习者获得有关教育学的一个整体总括的印象,从而为以后更加深入和具体地一些二三级学科打下基础。
(4)教育学的研究对象:教育问题
(5)关系:不是所有的教育现象都会构成教育问题;任何的教育活动(事实)包含着事实的和价值的两个方面,不是所有的教育事实都会构成教育问题;揭示教育规律是教育学研究的任务。
第二节 教育学的产生与发展
(1)教育学的萌芽
(2)教育学的创立
(3)教育学的发展:实验教育学、文化教育学、实用主义教育学、制度教育学和批判教育学
(4)当代教育学的状况
1.教育学研究的问题领域急剧扩大
2.教育学研究基础和研究模式的多样化
3.教育学发生了细密的分化,形成了初步的教育科学体系,同时也出现了各种层次与类型的综合
4.教育学研究与教育实践改革的关系日益密切
5.教育学加强了对自身的反思,形成了教育学的原理论
第三节 教育学的学习和研究
(1)教育学的价值
1.启发教育实践工作者的教育自觉,使他们不断领悟教育的真谛
2.获得大量的教育理论知识,扩展教育工作的理论视野
3.养成正确的教育态度,培植坚定的教育信念
4.提高教育实际工作者的自我反思和发展能力
5.为成为研究型的教师打下基础
(2)教育学的学习
1.要注意掌握一些基本的教育概念、命题或原理
2.要注意掌握一些教育概念、命题或原理背后的理论假设
3.要注意理论结合实际
4.要注意广泛的阅读教育书刊
(3)教育学的研究
1.要有问题意识
2.要不断地充实自己
3.要善于吸取他人的研究成果
4.要积极参加学术会议
5.要恪守学术道德
第一章 教育的产生与发展
第一节 “教育”的概念
(1)教育的词源
(2)教育的定义
1.教育的实践特性:在一定社会背景下发生的促使个体的社会化和社会的个性化的实践活动
2.教育的动力性:教育活动在个体的社会化和社会的个性化中起到一种促进或加速的作用
3.教育行为发生的社会背景
(3)学校教育的基本要素:教育者、受教育者和教育影响
第二节 教育的起源与发展
(1)教育的起源:教育的神话起源说、教育的生物起源说和教育的心理起源说
——教育的劳动起源说
1.人类教育起源于其劳动或劳动过程中所产生的需要
2.以制造和利用工具为标志的人类劳动不同与动物的本能劳动
3.教育产生于劳动是以人类语言意识的发展为条件的
4.教育从产生之日起其职能就是传递劳动过程中形成与积淀的社会生产生活经验
5.教育范畴是历史性与阶级性的统一
(2)教育的发展:原始社会与原始教育——古代社会与古代教育(奴隶社会、封建社会)——现代社会与现代教育(资本主义社会、社会主义社会)
第三节 现代教育的特征
(1)现代教育的公共性
(2)现代教育的生产性
(3)现代教育的科学性
(4)现代教育的未来性
(5)现代教育的国际性
(6)现代教育的终身性
第二章 学校
第一节 学校概说
(1)学校及学校制度的产生
1.学校的定义:学校是一种古老、广泛存在的社会组织,始于人类知识及其传播的专门化要求,是有计划、有组织、有系统地进行教育教学活动的重要场所,是现代社会最常见、最普遍的组织形式。
2.学校的功能:用一定教育教学设施和选定的环境实施教育教学活动,培养社会所需要的合格人才。
3.学校功能的条件:基本教学设施、编制教师队伍和教学仪器、图书资料和文娱、体育、卫生器材
4.学校的制度化和现代学制的产生
现代学制:由纵向的学校阶段和横向的学校系统构成(单轨学制、双规学制和分支学制)
5.学制变革与学校的大众化
6.我国现代学校与学制的产生
7.我国中小学在现行学制中的地位:
幼儿教育——初等教育——中等教育——高等教育(学士—硕士—博士)
(2)学校的公益性特点
与企业的区别:设置目的不同、手段不同、与政府关系不同、产出不同
1.任何组织和个人都不得以盈利为目的举办学校和其他教育机构
2.教育必须与宗教实行分离
第二节 学校文化
(1)学校文化
1.学校文化的定义:学校中这种共性与个性相统一的文化特质
2.学校文化的形成:对复杂社会文化因素进行精心取舍和组织,建立适宜的文化环境;其次为区别于社会主流文化的一种亚文化
3.学校文化的类型:精神文化、物质文化和制度文化
(2)教师文化
1.教师文化的定义:教师是教育教学活动的实施者,其价值观念及行为方式是形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