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广工2015年计算机网络实验报告广工2015年计算机网络实验报告.doc

发布:2016-12-27约2.41千字共11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广东工业大学 实验报告 实验名称 计算机网络实验 开课学院 计算机学院 指导教师姓名 王文彦 专业班级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4班 学生姓名 柏石先 学生学号 3112005901 2015年5月 实验一名称 GNS3安装使用与交换机技术 实验日期 学生姓名:柏石先 专业班级:计算机科学与技术4班 学时:4 一、实验目的 1、掌握GNS3搭建网络拓扑 2、掌握网络设备基础操作 3、掌握交换机基本配置 4、掌握VLAN基础配置 5、掌握VLAN之间的通信 二、实验测试结果(需要截图和简要理解说明) 1、通过GNS3绘制完整网络拓扑图 通过导入CISCO3640.BIN”文件,创建可用设备 然后把需要的设备拖放到工程主界面上,修改”,修改设备名网络拓扑图的雏形。最后配置的网络拓扑图如下: ① 测试PC1 ping PC3的效果 由于PC1和在,可以进行连通。 ②测试PC2 ping PC4 由于PC2和在,可以进行连通。 PC1 ping PC2的效果 由于PC1和在,路由器的,只通过交换机是不能连通。 代表关闭路由器: 连通: PC1 ping PC2的效果 虽然PC1和在,通过路由器的连接,可以连通。 代表路由器: : 4、通过Wireshark抓包测试Trunk上的流量(观察其标签信息) 抓取Trunk上的流量截图: 图中的数据进行分析说明: 1)我选中一帧,查看该帧所在的各层分组的头部如下图网络层 可以看出该帧的目的Mac地址为01:00:0c:cc:cc:cc,源Mac地址为cc:02::::长度为表示)也就是+64+1=321字节。,图中也有:数据部分的长度。 2)接下来的两个标签是数据链路层的两部分,发现协议()。,思科发现协议中包含了数据的)接口ID)的设备是接口是 三、实验总结 1、通过本实验,你掌握了哪些计算机网络的原理和技术点? (1)我主机的的认识深刻了,以前仅仅在书本上看到知识点和概念,在本次中手动配置,然后测试连通性,加深。 2)巩固了我对交换机和功能的。不仅仅转发功能,还可以根据虚拟局域网的区别进行再转发。 3)在测试相同VLAN或者不同的连通性时,用的是“ping ip”命令,连通的主机之间”会出现“.!!!!”一个点,四个,再“ping”就不会出现点了,而是五个感叹号不知道为什么,现在。由)的第一次“ping”需找邻居的,所以有一个的延迟。 4)我掌握了交换机的基本配置。 按照我的理解, (1)端口的分隔。即便在同一个交换机上,处于不同VLAN的端口也是不能通信的。这样一个物理的交换机可以当作多个逻辑的交换机使用。 (2)网络的安全。不同的VLAN之间不能直接通信(可以通过路由器通信),杜绝了广播信息的不安全性。 (3)灵活的管理。如果需要更改用户所属的网络不必换端口和连线,只更改软件配置就可以了。 此外,我查阅了相关书籍,看到下面一段话很好。 由于它是从逻辑上划分,而不是从物理上划分,所以同一个VLAN内的各个工作站没有限制在同一个物理范围中,即这些工作站可以在不同物理LAN网段 。 由VLAN的特点可知,一个VLAN内部的广播和单播流量都不会转发到其他VLAN中,从而有助于控制流量、减少设备投资、简化网络管理、提高网络的安全性。 VLAN除了能将网络划分为多个广播域,从而有效地控制“广播风暴”的发生,以及使网络的拓扑结构变得非常灵活的优点外,还可以用于控制网络中不同部门、不同站点之间的互相访问。 实验二名称 路由协议与访问控制列表技术 实验日期 学生姓名:柏石先 专业班级:计算机科学与技术4班 学时:4 一、实验目的 1、掌握GNS3搭建网络拓扑 2、掌握网络设备基础操作 3、掌握路由器基本配置 4、掌握动态路由协议RIP配置 5、掌握访问控制列表ACL配置 二、实验测试结果(需要截图和简要理解说明) 1、通过GNS3绘制完整网络拓扑图 2、测试不同局域网之间的连通性 ①测试PC2 ping Telnet-Server的效果 ②测试PC3 ping Telnet-Server的效果 ③测试PC4 ping Telnet-Server的效果 ④测试PC2 ping PC4的效果 3、测试远程访问/telnet安全策略 ①测试PC2 telnet Telnet-Server服务器 先输入telnet 192.168.1.1 ,打开服务后,提示输入密码。输入密码sisco后,进入Telnet-Server控制台,然后输入exit返回到当前PC2的控制台。 ②测试PC3 telnet Telnet-Serv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