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考言语理解与表达——常见近义词辨析.pdf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常见近义词辨析列表
A
01.爱护、爱戴:适用对象不同,前者上(长)辈对下(幼)辈,后者下(幼)辈对上(长)
辈。
02.安详、慈祥、祥和:“安详”指神态平静、从容稳重。“祥”指吉利,如“祥云、祥瑞、
发祥”。“慈祥”形容老年人的态度神色和蔼安详。“祥和”指气氛而言。
03.安静、宁静:都指没有声音,没有吵闹和喧哗。“安静”重在稳定,有使安稳平静下来的
意思,它有一个由喧闹到安静下来的过程。而“宁静”重在平和,一般多指环境或心情平和
安静,它描述的是一种很安静的状态或气氛。“宁静”是高于“安静”的一种情境,除了指
环境外,更多的时候是指一种心情上的安宁,是人们追求的不受外界干扰的有质量的生活境
界。而“安静”多指环境没有声音或吵闹。“安静”的使用范围要比“宁静”大一些。
04.安置、安排:前者指使人或事物有着落,安放。后者指有条理,有先后的处理。
B
01.必须、必需:都含有“必要”的意思。“必须”是副词,有强调语气的作用,多作状语。
⑴表示一定要,强调事实或情理上的必要性。后面带动词或带形容词,有时还可以用在分句
前面;⑵加强命令语气;⑶“必须”的否定形式是“无须、不须、不必”。“必需”是动词,表
示一定得有、不可缺少的,作定语或作谓语。凡是“不可不”的行为就用“必须”。
02.暴发、爆发:都是动词,都含有“突然发作”的意思,但前者强调突然性,后者强调爆
炸性,“爆发”的使用范围比“暴发”大。暴发:⑴指突然发财或得势,多含有贬义;⑵指突
然发作,多用于山洪、大水或疾病等具体事物。爆发:⑴指因爆炸而迅猛发生,多用于具体
事物;⑵指像爆炸那样突然地发生,多用于抽象事物,如革命、起义、运动等重大事变,再
如力量、情绪等等。
03.辩驳、辩论、辩(辩)白、辩解:“辩驳”指提出理由或根据来否定对方的意见;“辩论”
指彼此用一定的理由来说明自己的见解,揭露对方的矛盾,以便达成共识;“辩白”指说明
事实真相,用来消除误会或受到的指责;“辩解”指对受人指责的某种见解或行为加以解释。
04.辨别、辨认、辨析:“辨别”指根据不同事物的特点,在认识上加以区别;“辨认”指根
据特点辨别,做出判断,以便找出或认定某一对象;“辨析”指辨别分析。
05.表示、显示、显露:“表示”:⑴事物本身或凭借其他事物显露出某种意义;⑵用言语行为
显出某种思想、感情、态度等。“显示”明显地表现。“显露”原来看不见的变成看见的。
06.边疆、边境:前者指靠近国界的领土,范围较大。后者指靠近边界的地方,范围较小。
(边界:地区与地区的界线,多指国界。)
07.不详、不祥:前者指⑴不详细、不清楚;⑵不细说。后者不吉利。
08.不止、不只:前者是副词,不停止或超出某个数目或范围,句中一般带有表数量的词。
后者用于表递进关系的关联词,相当于“不但,不仅”。
09.报复、抱负:前者指对别人反击。后者指远大的志向。
10.不齿、不耻:前者指不愿提到。后者指不以之为耻。
11.不肖、不孝:前者指品行不好(多指子弟)。后者指对父母不敬。
12.编辑、编撰、编纂:“编辑”主要指对资料或现成的作品进行整理加工。“编撰”指编纂、
编写。“编纂”指编写(多指资料、篇幅较大著作)。
13.变换、变幻:前者指事物的一种形式和内容转换成另一种。后者指不规则的改变(多指
抽象、概括性事物)。
14.把戏、伎俩:前者指花招、蒙蔽人的手法。后者指不正当的手段(贬义重)
15.颁布、公布:前者指公布(法令条例、大的正规性文件)。后者指(法令、文告、团体的
通知)公开发布。
16.抱怨、报怨:前者指自己不满情绪很大;后者指向别人报仇。
17.摈弃、摒弃:二者都是动词,都含有“排除”的意思,多用于书面语。“摈充”表示抛弃,
多用于人和具体事物。“摒弃”表示舍弃、除去,多用于较抽象的事物,较少用于人或具体
事物。
C
01.沉重、繁重:都有分量重的意思,但“沉重”指精神或思想负担重,而“繁重”则指工
作、任务的数量重。
02.斥责、叱责:都含“用严厉的语言指责别人的错误或罪行”的意思。
03.呈现、浮现:都是表示动作的词,指具体的事物在眼前显现出来。“呈现”较清楚,持续
的时间长,多是直接看到的(不是想象的);“呈现”多在事物本身,有时在人的眼前;对象
多是现实的事物,如颜色、景色、神情、气氛等。“浮现”往往是影影绰绰的,持续的时间
较短,多是想象的,有时是直接看到的;多在脑中、眼前、脸上等,对象多是人的形象、印
象、往事、表情等。有时可换用,如“脸上呈现(浮现)出喜悦的神情”。
04.嘲笑、讥笑: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