弟子规伴随我们成长.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弟子规》伴随我们成长
望都县第二中学 李向华
前言
《弟子规》是中华传统经典文化,是一把打开幸福和谐人生的钥匙,其中的一字一句,都引导着我们去遵守为人处世应该恪守的规范。特别是在物质文明日益发展的今天,新鲜事物层出不穷,但这并不是意味着古老的东西已经过时,反而在赋予其时代意义后变得更加珍贵,古圣先贤的教育,就像和煦的阳光,普照寰宇,带给我们幸福和美满。
和《弟子规》的渊源已经有四年之久,初次邂逅《弟子规》,是在2009年暑假,我和学校的几位老师去上海参加了“全国第二届班主任”大会,那是我第一次接触到《弟子规》,第一次感受到了古人圣贤的为人哲学。4年来,我和我所教的孩子们都深深感受到了经典文化的能量之大与魅力之深,是《弟子规》一直伴随着我们成长。
今天借“新八德”推进会在二中召开的机会,和各位领导一起分享我和孩子们与《弟子规》之间的故事,希望能得到您真诚的指导。
一、日记本扉页的“感恩词”
当打开我所教得每一届学生的日记本的扉页时,总会看到一行行醒目的“感恩词”,这是在新生入学的第一节班会课上,我送给孩子们特殊的开学礼物,这也是孩子们在中学阶段初识“感恩”
感恩词
感恩天地赐予我生存的空间;
感恩父母赐予我宝贵的生命;
感恩老师为我开启智慧;
感恩同学伴我健康成长;
感恩农民辛勤劳作;
感恩所有为我们付出的人;
感恩生命中所有的一切。
在班会课上,我这样告诉孩子们:我们已经是中学生了,已经具备了体悟生活的能力,今后,我们要怀着一颗感恩的心去学习,怀着一颗感恩的心去生活,这样我们会收获更多的幸福与快乐……
班会课后我就开始教学《弟子规》,那时没有课本,我就逐句地把当天要学的内容写在黑板上,孩子们认真地抄在日记本上,每天8小句。利用语文早读前10分钟让孩子们诵读,我领读一句,学生跟念一句。一次偶然的机会,我收到了职教中心朱继荣校长送过来的80本《弟子规》,我和孩子们如获至宝,懵懵懂懂的孩子们就这样满心欢喜地和我一起踏上了学习《弟子规》之旅。
二、入宝山而空手归
刚开始学习《弟子规》的时候,我随手翻了翻,发现里面的话极普通、极平常,但是其中所蕴含的为人处世的哲学却十分值得我们学习。比如:“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当时我就在想:这些话都是我们每一个人应该做到的,但是现在又有几个人能够做到呢?至于“冬则温,夏则凊。晨则省,昏则定”,这是父母为孩子“历尽”的义务,但父母能指望孩子为自己做到吗?这是不可能的。当我看到“事虽小,勿擅为。苟擅为,子道亏……”时,我特别高兴,心想:这下好了,以后教育学生就用这些话,琅琅上口,用不着讲那么多废话了。
我开始教孩子们学习《弟子规》,学生也在我的教育声中读呀、背呀,我教育孩子们说:“从此以后,当父母叫你的时候,不可慢慢吞吞地回答。当父母要求你做什么事的时候,不可拖拖拉拉。当父母教育你的时候,你要恭敬地听从。当你有了过失,父母责备你时,你要温顺地承受……”孩子们听了,理解《弟子规》的速度也很快,我很是开心。但是后来发生的一件事却给我当头一棒:有一天,我班的一位学生语文作业忘记带了,他借用我的手机给他妈妈打电话,我听到他在电话里说:“妈妈,都怪你,今天早上整理书包的时候,你没有把我的语文作业放进去,第一节下课前一定送到学校来!”他把电话给我,我问他,妈妈怎么说?他说,妈妈马上送来。
“马上送来!”这句话让我很震撼,霎时心凉了半截。我察觉到了教《弟子规》的不得法,只是教给孩子们理论,却没有教育他们去实践,就像进了一座宝山,却不知道如何开启宝藏。
三、启迪心灵的钥匙
正当我困扰之时,我又收到了朱校长送给我的教学资料——推广中国传统儒家圣贤文化工作的杨淑芬、蔡礼旭两位老师所讲解的“八德故事”和“《弟子规》易解及故事”的书籍及光盘。书读了,碟,《弟子规》心态平和了德行包容量大了心中的爱意浓厚了”,现在我们的父母还健在,面对季老的悔恨,我们现在该怎样做呢?
孩子们说:爱是一种感觉,在母亲身边永远是最幸福的;在母爱面前,什么名誉、地位皆可抛弃,任何优越,幸福都不值得一提,因为母爱如山……
孩子们说:父母赐予了我们生命,辛辛苦苦把我们养大,教导我们如何做人,为我们牵肠挂肚,所以我们要对父母怀有感恩之心.
孩子们说:我是住宿生,一周回家一次,以后我要多抽时间陪父母,一定珍惜与父母在一起的时光,多关心他们,回报父母的养育之恩,不要给将来留下“子欲养而亲不待”的遗憾……
孩子们都很入境,发言的孩子哽咽了,认真听讲的孩子流泪了,我也着实被感动了。最后,我饱含深情地把毕淑敏的《孝心无价》送给了孩子们:
资料:我相信每一个赤诚忠厚的孩子,都曾在心底向父母许下“孝”的宏愿,相信来日方长,
相信水到渠成,相信自己必有功成名就衣锦还乡的那一天,可以从容尽孝。
可惜人们忘了,忘了时间的残酷,忘了人生的短暂,忘了世上有永远无法报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