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DB13T 857-2007 切花非洲菊生产技术规程.docx

发布:2025-04-07约6.99千字共18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ICS65.040.30B62

DB13

河北省地方标准

DB13/T857—2007

切花非洲菊生产技术规程

2007-11-28发布2007-12-13实施

河北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

I

DB13/T857—2007

前言

本标准的附录A为规范性附录。

本标准由河北省林业局提出并归口。本标准起草单位:河北农业大学。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张芹,李保会,任士福,孟庆瑞,张晓曼,史宝胜。

1

DB13/T857—2007

切花非洲菊生产技术规程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切花非洲菊(GerberajamesoniiBolus.)种苗生产、切花生产、采收和采后的保鲜处理、病虫害防治、质量分级标准、标志、包装、运输、检疫等技术。

本标准适用于河北省非洲菊切花生产。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T18247.1—2000主要花卉产品等级第1部分:鲜切花

3种苗生产

3.1生产设施

包括实验室、育苗温室两大部分及其设备。实验室主要由准备室、接种室、培养室等三部分组成;育苗温室可根据环境条件选用智能温室或具备降温、升温、通风和遮光条件的日光温室或塑料大棚。

3.2品种选择

选择花朵大,花色鲜艳,花枝挺拔,切花产量高,适应性及抗性强的品种。

3.3繁殖方法

以组培快繁为主,也可采用播种或分株繁殖。

3.4组织培养育苗

3.4.1母株选择

选择品种纯正,生长健壮,无病虫害的植株作为母株。

3.4.2外植体取材3.4.2.1取材部位

通常选用花萼未打开的直径为1.0cm~1.5cm的小花蕾的花托作为外植体,也可用花梗、幼叶、

茎尖等。

3.4.2.2取材时间

可周年取材,但以3月~4月或9月~10月最佳。

3.4.3培养基制备

芽分化培养基可选用:MS+蔗糖或白砂糖(30000mg/L~40000mg/L)+BA(2mg/L~10mg/L)

+IAA(0.5mg/L)十琼脂(8000mg/L),其中激素的种类和用量要根据不同品种适当调整。培养基按配方配好后调整pH值至5.8,分装入接种容器中,高压灭菌(1.1个大气压121℃)20min,取出冷却后待用。

3.4.4外植体消毒

取下的花蕾先用自来水冲洗10min~15min,再用蒸馏水冲洗3次,然后在75%的酒精中浸泡30s,倒去酒精,用无菌水冲洗两次,再倒入0.1%Hgcl?加一滴吐温,不断轻摇,10min后倒出消毒液,用无菌水冲洗4次~5次。

2

DB13/T857--2007

3.4.5接种

在无菌条件下,将花蕾剥去花萼和小花,留取花托,将花托切成2~4小块后接种到准备好的培养基中。

3.4.6培养

3.4.6.1初代培养

将接种好的材料放在培养室培养,温度为24℃~26℃,光照强度为1500lux~2000lux,光照时

间为10h/d~16h/d。

3.4.6.2继代培养

在无菌条件下,将初代培养的小苗接种到增殖培养基上,一个月后形成丛生苗,把丛生苗切分开重新接种到增殖培养基上继续增殖培养,每3周~4周继代一次,培养条件同初代培养。继代培养的增

殖培养基可选用:MS+蔗糖或白砂糖(30000mg/L~40000mg/L)+BA(3mg/L~5mg/L)十NAA(0.2

mg/L)或MS+蔗糖或白砂糖(30000mg/L~40000mg/L)+BA(0.2mg/L~1mg/L)+KT(0.5mg/L)

+NAA(0.2mg/L),其中激素的种类和用量要根据不同品种适当调整,培养基中琼脂浓度为8000mg/L左右。

3.4.6.3生根培养

当增殖苗的数量达到要求数量时,在无菌条件下,将有3片~4片叶的增殖苗从基部切下,接种到

生根培养基中培养,温度为24℃~26℃,光照强度为1500lux~2000lux,光照时间为12h/d。生根培

养基可选用:1/2MS+NAA(0.03mg/L~0.1mg/L),其中激素的种类和用量要根据不同品种适当调整,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