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Visual Basic可视化程序设计教程 第7章数组新.ppt

发布:2015-12-12约6.26千字共30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第 7 章 数 组 7.1 数组的概念 7.2 一维数组 7.3 二维数组 7.4 可调数组 7.5 控件数组 7.6 应用举例 7.1 数组的概念 7.1.1 引例 例7.1 若我们要求一个班50个学生的平均成绩,然后统计高于平均分的人数。 用简单变量结合For—Next语句,求平均成绩的程序段如下: P=0 for I=1 to 50 C=inputbox(“请输入第” I “位学生的成绩:”) P=P+C next I P=P/50 但若要统计高于平均分的人数,则无法实现。 用数组解决求50人的平均分和高于平均分的人数,完整程序编写如下: Private Sub Command1-Click() Dim C(1 to 50) As Integer Dim P!,N%,I% P=0 For I=1 To 50 C(i)= inputbox(“请输入第” I “位学生的成绩:”) P=P+C(i) Next I P=P/50 N=0 For I=1 To 50 If C(i)P Then N=N+1 Next I Print “平均分=”;P,“高于平均分的人数=”;N End Sub 7.1.2 数组的概念 数组是一组具有相同名字、不同下标的变量的集合。需要注意它并不是一种数据类型,它是用来存放或表示一组相关的数据。 数组必须先声明后使用,主要声明数组名、类型、维数、数组大小。按声明时下标的个数确定数组的维数,VB中的数组有一维数组、二维数组……最多60维;按声明时数组的大小确定与否分为定长(静态)数组和可调(动态)数组两类数组。 例7.1中的语句:Dim C(1 to 50) As Integer 声明了一个一维定长数组,该数组的名字为C ,类型为整型;共有50个元素,下标范围为1到50;C数组的各元素是C(1),C(2),C(3),……,C(50);C(i)表示由下标i值决定是哪一个元素。 在对数组操作时,引用数组元素的形式是: 数组名(下标1[,下标2…]) 注意:下标不能超出数组声明时的上、下界范围。下标可以是整型的常数、变量、表达式,甚至又是一个数组元素。 如C(8) 、C(3+13)、C(i)都是正确的数组元素引用形式。 数组元素的使用规则与同类型的简单变量相同。 7.2 一维数组 在声明时,已明确给出了数组的下标上界、下界(下界也可隐含给出)时该数组称为定长(静态)数组。定长(静态)数组分一维数组、二维数组及多维数组,VB中最多可达60维。在声明时,数组只有一个下标,则该数组即为一维数组。 7.2.1 一维数组的声名 声明一维数组形式如下: Dim 数组名(下标)[as 类型] 其中: 下标:必须为常数,不可以为表达式或变量。 下标的形式:[下界 to ]上界,下标下界最小可为-32768,最大上界为32767,省略下界,其默认值为0。一维数组的大小为:上界—下界+1。 As 类型:如果默认,即不明确给出数组的类型,则数组与以前所述简单变量的声明一样,是变体数组。 Dim 语句声明的数组,实际上就是为系统提供数组名、数组类型、数组的维数和各维大小等相关信息。 例如:Dim Y(100) As Integer 声明了Y是数组名、整型 、一维数组、有101个元素;下标的范围0~100。若在程序中使用a(101),则系统会显示“下标越界”。 7.2.2 一维数组的使用 编写程序时,一维数组通常与For循环结合使用,For语句中的循环变量作为数组元素 的下标,通过循环变量的不断改变,达到对每个数组元素依次进行处理的目的。 例7.2 随机产生20个两位数的随机整数,赋给 A数组,然后求各元素之和、平均值,将比平均值大的各元素的值打印出来,最后找出数组中的最大值及其元素下标并打印。 编写代码如下: Private Sub Form_Click() Dim S, P, T, B,a(9) As Integer, Randomize For I = 0 To 9 a(I) = Int(Rnd * 90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