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2017年潍坊医学院公共事业管理专人才培养方案.pdf

发布:2018-10-17约3.26万字共21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公共事业管理专业本科人才培养方案 (专业代码:120401 ) 一、培养目标 培养适应医疗卫生事业发展需要,具有良好人文素养和职业素质,具备一定医学基 础知识,掌握系统的公共管理基本理论、知识和技能,具备高度社会责任感和较强实践 能力、创新精神,能在各级各类卫生机构、卫生行政和科研机构从事管理等相关工作的 应用型管理专门人才。 二、培养要求 (一)思想道德与职业素质要求 1.系统掌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热爱祖 国,忠于人民,愿为人类卫生与健康事业贡献力量。 2.具备严谨诚信的科学态度和积极探索、求实创新的科学精神。 3.具有爱岗敬业的工作作风和互助协同的团队精神。 4.具有较高的人文素质、道德素质、法律素养和职业修养。 5.具有健康的体魄、健全的心理和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 (二)知识要求 1.具备宽厚的医学基础知识。掌握基础医学、临床医学、预防医学等基本理论、 知识、方法和技能,并能应用于管理实践。 2.具备系统的管理学理论知识。掌握公共管理基本理论与基础知识,具备扎实的 现代管理科学理论、系统的公共事业管理科学知识;系统掌握卫生管理科学理论、知识, 准确把握卫生事业发展的规律和特点,熟知国家卫生工作方针、法律法规和政策。 3.掌握扎实的管理学方法与技能。掌握卫生统计、流行病学、社会医学等卫生管 理实践中常用的研究设计、资料收集、数据分析等科研方法;掌握管理实践与研究中常 用文体的写作规范。 4.具备广博的人文社会科学知识。熟悉伦理学、心理学、社会学、经济学等与卫 生事业管理有关的人文社会科学知识。 (三)能力要求 375 1.具备较强的计划、组织、沟通、协调等管理能力。 2.具备较强的信息处理和决策能力。 3.具备一定的中外文读写和交流能力。 4.具备较强的科学研究和创新能力。 5.具备较强的自主学习和知识更新能力。 三、学制 标准学制4 年,按学分制管理要求,实行弹性学制,修业年限3-6 年。 四、主干学科和核心课程 (一)主干学科:管理学,医学 (二)核心课程:管理学基础、公共管理学、管理心理学、公共政策学、卫生统 计学、卫生法学、卫生经济学、卫生事业管理学、医院管理学、基础医学概论、临床医 学概论、预防医学概论、社会医学、流行病学等。 五、课程设置及学分要求 课程设置分通修课程、专业主修课程、专业选修课程、公共选修课程、实践创新课 程等,总学分161 学分,其中通修课程 33.5 学分、专业主修课程42 学分、专业选修 课程 23.5 学分、公共选修课程8 学分、实践创新课程54 学分。选修课学分占总学分 的19.2%;实践教学占总学分的44.4%。 六、培养过程与实施要求 (一)培养过程 标准学程4 年,分两个阶段 第一阶段:历时 3 学年,此阶段着重学习管理和医学基础理论,要求初步掌握管理 知识、技能以及医学基础理论知识,培养过程中将发挥管理实训中心职能,加强学生综 合素质培养。 第二阶段:历时1 学年,此阶段为实践教学阶段,进行专业实习0.5 学年,专题讲 座和毕业论文写作 0.5 学年。 (二)实施要求 全学程开展以学生为中心和自主学习为主要内容的教学改革,加强自然科学及人文 素质培养、改革实验教学和外语教学、强化管理能力培养和科研训练,注重个性化培养, 全面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 376 1.以社会需求指导教学改革:在对当前卫生事业发展与卫生改革形势进行分析的 基础上,通过问卷调查、访谈等方式,调研当前各级各类卫生机构对卫生管理人力知识、 技能与素质的需求,对调研结果进行系统分析,指导课程内容的建设。 2.强化人文素质培养:通过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等课程的学习,构建高水平的人 文知识结构框架;通过选修课进一步充实人文知识内容;通过第二课堂、素质讲堂、社 会实践等多种途径和形式,强化学生的人文素质、专业素质和综合素质培养。 3.自然科学和科研方法学教学:在必修课中开设一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