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消毒供应中心(CSSD)管理标准检查规范精要.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新康医院消毒供应中心(CSSD)管理标准检查规范
新康医院消毒供应中心(CSSD)管理标准检查规范 1
Ⅰ、消毒供应中心(CSSD)管理 (500分) 3
一、建筑要求 (200分) 3
二、设备及设施的配置 (100) 4
三、人员配备及要求 (50分) 5
四、管理要求 (150分) 5
(一)管理体制 (100分) 5
(二)规章制度及岗位职责(50分) 7
A. 规章制度 (30分) 7
1、CSSD工作制度 7
2、消毒隔离制度 7
3、质量管理及其监测制度 7
4、质量追溯制度 7
5、安全管理制度 7
6、器械管理(包括外来器械)制度 8
7、设备管理制度 8
8、与临床定期沟通意见反馈及落实制度 8
9、持续质量改进制度及措施 8
10、有停电、停水、设备故障紧急处理预案及突发事件应急措施 8
11、工作人员职业安全防护制度 8
B. 岗位职责(20分) 8
1、护士长岗位职责 8
2、压力容器操作人员岗位职责 8
3、质控员岗位职责 8
4、去污区工作人员岗位职责 8
5、检查、包装及灭菌区工作人员岗位职责 8
6、无菌物品存放工作人员岗位职责 8
7、下收下送工作人员岗位职责 8
8、(专、兼职)工程技术人员岗位职责 8
Ⅱ技术操作流程(300分) 8
一、回收(30分) 8
二、分类(20分) 9
三、清洗(40分) 9
四、消毒(10分) 11
五、干燥 (10分) 12
六、器械检查与保养(40分) 12
七、包装(50分) 12
八、灭菌 (40分)(1-5项:20分,6,7各10分) 14
九、储存 (30分) 14
十、无菌物品发放(20分) 15
Ⅲ 清洗、消毒、灭菌效果、设备及耗材的监测(200分) 15
应有专人负责质量检测工作 (10 分) 15
一、清洗质量监测:(40分) 15
二、消毒质量的监测:( 10分) 16
三﹑灭菌质量的监测:(40分) 16
四、质量控制过程记录与可追溯要求 (60分) 17
五、设备及耗材的检测(40分) 17
? CSSD: (15分) 17
? 设备部门:(25分) 18
Ⅰ、消毒供应中心(CSSD)管理 (500分)
一、建筑要求 (200分)
(一)CSSD建筑设置应与医院的规模、功能和任务相适应(50分)
1、新建、扩建和改建CSSD应经安徽省重点部门卫生学审核专家组审核及验收。
2、CSSD总面积与医院床位之比500张床以下应达到1:0.9~1.0㎡; 500张床以上应按1:0.7~0.9㎡。
3、100张床以下的医疗机构不宜设置消毒供应中心,对可重复使用的器械、器具和物品可联系已验收合格的CSSD进行处置。
(二)地理位置及环境要求 (50分)
1、?区域相对独立,新建、改建的CSSD不应建在地下室或半地下室。
2、周围环境清洁、无污染源,不应有垃圾集中地、公厕、煤堆、食堂、洗衣房、太平间。
3、位置接近手术室、产房和临床科室,?宜与手术室有物品直接传递专用通道。
(三) 建筑布局及流程 (50分)
1、工作区域通风、采光良好,温度、湿度、照度应符合相应工作区域要求。
2、工作区域的墙壁及天花板光滑无裂隙,无尘,地面光滑易清洗、消毒、耐腐蚀,地漏应有防鼠、防返溢式装置。
3、无菌物品存放间内不应设洗手池,不得有地漏。
4、工作人员流向由洁到污,物品流向由污到洁,强制通过,不得交叉逆行。空气流向由洁到污;去污区应设强置排风系统,保持相对负压,并有压差显示装置;检查、包装及灭菌区保持相对正压
5、缓冲间应设洗手设施,采用非手触式水龙头开关。
6、检查、包装及灭菌区的专用洁具间应封闭式设计,通风良好。7、污水应集中排放至医院污水处理系统。
(四)各区域划分及功能 (50分)
各区域划分:
CSSD应设工作区域和辅助区域。工作区域包括去污区、检查、包装及灭菌区、无菌物品存放区,各区域之间有实际屏障,标志明显。去污区与检查、包装及灭菌区之间应设洁、污物品传递通道;进入去污区和检查包装及灭菌区应设缓冲区(面积≥3㎡);辅助区包括工作人员更衣室、办公室、值班室/休息室、卫生间等。
各区域功能:
1、去污区的功能:处理使用后污染的医疗器械和物品,包括物品的分类、去污、清洗、消毒,污车清洗。
2、检查、包装及灭菌区的功能:各类器械、物品的检查、维护保养、包装及灭菌、存放各类清洁物品,待灭菌物品。
3、敷料打包间与器械打包间分开。
4、检查、包装及灭菌区应对外设清洁物品的传递通道。
5、无菌物品存放区的功能:存放灭菌物品、消毒物品和去除外包装的一次性无菌物品。无菌物品存放架应离地面20--25cm,离天花板50cm,,离墙5~10cm。
二、设备及设施的配置 (100)
1、应配置流动的冷、热水、软水、纯化水或蒸馏水、饱和蒸汽,通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