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课程标准-专业综合实训.doc

发布:2017-12-08约5.02千字共11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专业综合实训》课程标准 标准编码: DYJB/JY/FD-34-2016 1. 适用范围 本标准适用于山西电力职业技术学院发电厂及电力系统专业。 学时:30学时,学分:2学分。 2.制订依据 2.1教育部教高〔2012〕4号:《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若干意见》。 2.2《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 2.3教育部教高[2010]8号《教育部·财政部关于进一步推进“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计划”实施工作的通知》。 2.4教职成〔2011〕12号《教育部关于推进高等职业教育改革创新 引领职业教育科学发展的若干意见》。 2.5教育部教高[2006]16号:《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 2.6山西电力职业技术学院《发电厂及电力系统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2.7山西电力职业技术学院《教学管理条例》。 2.8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 《国家电网公司生产技能人员职业能力培训规范》 2.9 职业技能鉴定相关标准: 《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技能鉴定规范·变电运行值班员》 3. 课程性质和作用 本课程是发电厂及电力系统专业专业拓展课程。 4.课程设计 4.1课程设计依据 为培养工作在电力企业行业一线的高素质技术应用型人才,《专业综合应用》课程的课程设计结合现代高等职业教育的思想和理念,符合工学结合的特点,我们与电力行业、企业的工程师、专家合作,以行业和岗位需求为导向,以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可持续发展能力为目标,进行系统化的项目课程开发,充分体现了职业性、实践性和开放性的要求。 4.2教学内容选择 根据电力行业企业的发展需求,依据能够胜任发点技术专业所面向的就业岗位,供电企业、用电企业和电力建设企业等的相关岗位,所必需的知识、能力、素质来选取教学内容,对理论课程、电工考证的应知应会内容起到很好的支撑作用,课程内容的排序是基于工作过程来组织序化教学内容,并兼顾理论知识的系统性和连贯性,为学生可持续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智能测控仪表可作为仪表单独使用,取代大量传统的模拟仪表,亦可作为电力监控系统的前端设备,实现远程数据采集与控制。符合工业标准的RS485通讯接口,使得组网轻松便捷,系统集成的理想选择。不仅有强大的测量功能,还附带了丰富灵活的I/O功能,这使得它完全可以胜任作为分布式RTU的要求,实现遥信、遥测、遥控、遥调于一体。 5.课程目标 5.1知识目标 1. 知道全电量参数的测量和相量图的绘制; 2. 能描述电气控制线路国家统一的绘图原则和标准; 3. 能描述三相交流电路的特点; 4. 能描述串口调试工具的功能及连接方法、工作原理; 5. 能描述智能仪表在电气控制系统中的综合应用。 5.2.能力目标 1. 能正确使用电工工具、仪器仪表; 2. 精通PLC的选用、安装及接线; 3. 具有分析、识读、安装常用电气设备电气控制线路的能力; 4. 具有应用智能仪表的能力,能够使用智能仪表进行全电量参数测量; 5. 具有综合应用上位机软件与单台智能仪表进行组网通讯,解决实际工程问题的能力。 5.3素质目标 1. 养成诚实、守信、吃苦耐劳的品德; 2. 学会检索、阅读信息,一定的文字、语言表达能力; 3. 培养安全用电、规范操作、爱护设备的良好工作习惯; 4. 培养自学、创新、可持续发展的能力; 5. 培养善于展示自我、善于沟通交流的素质,能进行良好的团队合作; 6. 培养良好的职业道德和高度的职业责任感。 6.课程教学活动设计及课程内容 6.1 课程内容及教学活动设计 项目序号 项目名称 任务序号 任务名称 教学活动设计 学时 一 全电量测量 任务一 安全教育 在实训室进行,每小组使用一台考核柜,强调用电安全及保护措施,教师演示后学生动手操作。 12 任务二 全电量认知 任务三 参数测控 二 智能仪表组网通讯 任务一 智能模块调试 每小组使用一台考核柜,应用智能仪表、智能监控模块进行通讯和调试。 18 任务二 串口参数设置 任务三 串口调试应用 6. 2学习项目内容与要求 学习项目一 :全电量测量 【学习情境(项目)描述】:全电量的认知及测控。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1. 配电电气安全操作规程,安全工作环境; 2. 三相交流电的全电量认知; 3. 三相交流电的全电量测量; 4. 三相交流回路相量图的绘制。 能力目标:1. 能够掌握测量仪表的选择及使用方法; 2. 能够熟练掌握智能电力测量仪表的参数设置; 3. 会根据国家标准绘制三相交流回路相量图。 【教学环境】:在实训室分组实施,每组使用一台考核柜,进行线路仪表参数设置、安装与调试。 任务一:安全教育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1. 安全文明实训的基本要求; 2. 掌握安全用电知识。 能力目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