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个人信息权民法保护研究的开题报告.docx

发布:2024-05-13约1.06千字共2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个人信息权民法保护研究的开题报告

一、研究背景与意义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和应用,个人信息的获取、利用和保护成为当前社会信息化进程中一个重要的问题。同时,个人信息泄露事件层出不穷,社会各界对于个人信息保护的呼声越来越高。为此,国家出台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信息保护法》等法律法规,加强了对于个人信息的保护。在这个背景下,个人信息权民法保护成为了一个研究热点。

本课题的研究意义在于,探讨个人信息权民法保护的基本理论和实践问题,促进个人信息保护法的健全完善和实施,保障个人信息权利的合法性和有效性,同时也提高了人们对于个人隐私保护的意识和素养。

二、研究内容及方法

本课题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1.个人信息权民法保护的概念及基本原则;

2.个人信息权民法保护的制度建设和完善;

3.个人信息权民法保护的刑事责任、民事责任和行政责任;

4.我国个人信息保护法律法规的实践情况分析。

本课题采用文献研究和实证研究相结合的方法,通过对于国内外相关文献资料的收集和整理,对于个人信息权民法保护的现状、问题及对策进行了剖析和研究。在此基础上,本研究通过调查问卷等方式,对于我国个人信息保护规制的实施情况和影响进行实证分析。

三、研究预期成果

本研究预期的成果包括:

1.深入探讨个人信息权民法保护的基本理论和实践问题,形成一份系统的理论框架;

2.总结归纳我国个人信息权保护的制度建设与完善经验,提出建议和对策,为完善个人信息权保护法律法规提供参考;

3.分析我国个人信息保护法律法规的实践情况,揭示问题和亟待解决的矛盾,提出对策和建议,探索可行的解决途径。

四、研究进度安排

本课题将分为以下三个阶段进行:

1.文献查阅和资料整理、撰写开题报告(1个月时间);

2.调查问卷等实证研究资料采集、数据分析和论文初稿撰写(2个月时间);

3.论文定稿并交稿答辩(1个月时间)。

五、参考文献

1.朱向阳.论法律保护个人隐私权问题[J].法学,2017(03):184-190.

2.李占旭,张世鹏.个人隐私权的现代法律保护[J].解放军法学院学报,2016(04):23-28.

3.朱文.论我国个人信息保护法规的现状及完善[J].法律科学,2018(04):119-127.

4.逯金霞.个人隐私权法保护机制的完善[J].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03):71-75.

5.李淑芬.论我国个人信息权保护体系完善[J].科技与法律,2018(04):78-80.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