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历史上册 第三学习主题 统一国家的建立复习课课件 (川教版).ppt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 * 第二学习主题 统一国家的建立 第9课、秦朝的统一 课标:了解秦兼并六国和秦始皇加强中央集权的史实,探讨统一国家建立的意义。 第10课、秦末农民起义 课标:知道陈胜吴广起义。 第11课、汉武帝的文治武功 课标:列举汉武帝大一统的主要史实,评价汉武帝。 第12课、张骞通西域 课标:讲述张骞通西域等史实。 第13课两汉时期的对外交流 课标:认识丝绸之路在中外交流中的作用。 第9课、秦朝的统一 了解秦统一六国的基本情况,记住秦统一中国的时间,都城及最高统治者的称号,理解秦统一中国的意义及巩固统一各项措施的作用,了解秦朝加强中央集权制度的内容。 第10课、秦末农民起义 记住大泽乡起义的时间、领导人。理解陈胜、吴广起义的历史意义,理解秦朝二世而亡的原因。认识阶级斗争是阶级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和人民群众对历史发展的作用。 第11课、汉武帝的文治武功 记住汉朝建立的时间及西汉都城,汉武帝在都城创办的学校。理解汉武帝“独尊儒术”和颁布“推恩令”的作用,理解汉武帝开疆拓地的影响。 第12课、张骞通西域 记住西域的地理范围、张骞两次出使西域和西域都护的设置的时间,了解西域的自然环境、西域人民的日常生活以及张骞两次出使西域的经过,理解张骞两次出使西域和西域都护设置的历史作用。 第13课、两汉时期的对外交流 记住“丝绸之路”的起点、大致走向及中国与欧洲开始直接交流的时间。理解“丝绸之路”在中外交流史上的地位,认识“汉委奴国王”金印的历史价值。通过识图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和从历史文物获取有用信息的能力,概括“丝绸之路”和“南方丝路”。 第9课、秦朝的统一 1.秦朝统一 (1)史实:公元前 年至公元前 年秦王 陆续灭掉六国,完成统一,以 为都城。 (2)意义:秦的统一,结束了 以来的分裂割据局面,建立了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 国家。 230 221 嬴政 春秋战国 封建 咸阳 2.巩固统一措施: (1)政治上 ①秦王嬴政决定用“ ”取代“王”的称号,自称为“始皇帝”。 ②在中央:设置 、太尉和御史大夫,分管行政、 和监察。 ③在地方,推行 制,全国分为36郡,郡下设县。 皇帝 丞相 军事 郡县 (2)经济上:统一 、度量衡。秦始皇规定以秦国圆形方孔的“ ”铜钱为全国通行的货币。颁布全国通用的长度、容量和重量的计量标准。 (3)文化上:统一文字。把 作为全国的通用字体,后来,书写更方便的 逐渐流行起来。 货币 半两 第10课、秦末农民起义 1.起义的原因:秦的暴政 (1)“ ”是秦始皇专制统治在文化思想领域的集中表现。 (2)沉重的赋税、繁重的兵役和徭役。 (3)刑罚严酷。 (4)秦二世昏庸残暴。 2.起义的过程:公元前 年,陈胜、吴广领导农民在 发动起义,是我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 起义。陈胜在陈建立 政权,派队伍打到咸阳附近,但以失败而告终。 第11课、汉武帝的文治武功 1.思想上:采纳 的建议“ ”,确立了 在思想文化领域和政治生活中的特殊地位。 2.文化上:在长安举办 。 3.政治上:颁布“ ”,使王国威胁中央的问题得到彻底解决。 4.经济上:规定 由国家统一铸造, 由国家垄断经营,这些措施大大加强了国家对 的控制,为 的文治武功提供了雄厚的财力支持。 5.开发边疆:设置“ ”,管辖从今甘肃河西走廊至玉门关一带。重设郡县,加强对 以南地区的管辖。把“西南夷”地区纳入汉王朝的直接统治之下。 第12课、张骞通西域 1.西域:汉朝时, 和 以西、 以东的广大地区被称为西域。 2.史实:公元前 年,汉武帝为联合 夹击匈奴,派 出使西域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