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茅盾中学2011届高三适应性考试(理综化学).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浙江茅盾中学2011届高三适应性考试理科综合
本试题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30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相对原子质量:
一、选择题(本题共17小题。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72011年世界地球日的主题是“倡导绿色消费、支持绿色生产、共建绿色家园”。下列做法中不正确的是:
A.用活性炭、漂白粉消除水中藻类产生的毒素
B.用二氧化碳和环氧化合物合成聚碳酸酯类可降解塑料
C.大量重复使用以橡胶、碳黑、硫化剂、促进剂、防老化剂等为原料炼制而成的混炼胶制造橡胶轮胎
D.日本福岛核电站为阻止高辐射污水由碎石层流入竖井裂缝进入大海,向碎石层内注入“水玻璃”
8NA代表阿伏加德罗常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含有NA个CH3COO-的醋酸溶液中氢离子数为NA
B.3.65g液态HCl中构成的粒子总数为0.2NA
C.常温下5.6gFe投入足量浓硝酸中,则转移电子数为0.3NA
D.常温常压下,30g乙酸与30g葡萄糖含有的氧原子数均为NA
9下列方程式或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2.00gC2H2气体完全燃烧生成液态水和二氧化碳气体,放出99.6KJ的热量,表示该反应的燃烧热化学方程式为:2C2H2(g)+5O2(g)=4CO2(g)+2H2O(l)△H= -2589.6kJ/mol
B. 明矾溶液中加入Ba(OH)2溶液至生成的沉淀物质的量最多:
Al3++2SO42-+2Ba2++4OH-=AlO2-+2BaSO4↓+2H2O
C.用铜电极电解CuSO4溶液:2Cu2++2OH- 2Cu+2H++O2↑
D.向含有0.4 mol FeBr2的溶液中通入0.3 mol Cl2充分反应:
4Fe2++2Br-+3Cl2=4Fe3++6Cl-+Br2
10下列实验操作或现象正确的是:
A.萃取分液操作过程中,将分液漏斗中混合液振荡后放在铁架台的铁圈上静置片刻,接着打开旋塞,放出下层液体
B.排除碱式滴定管中尖嘴端气泡时,可以向上弯曲橡皮管,然后挤压玻璃球,放出溶液
C.制备摩尔盐实验中,将(NH4)2SO4饱和溶液与FeSO4饱和溶液混合后,在蒸发皿中蒸发至大量晶体析出,然后冷却、抽滤,并用蒸馏水洗去晶体表面杂质
D.将无水乙醇与P2O5(或Al2O3)混合后,加热将产生的气体通入溴水中,溴水溶液不褪色
11.据报道,以硼氢化合物NaBH4(B元素的化合价为+3价)和H2O2作原料的燃料电池,负极材料采用Pt/C,正极材料采用MnO2,可用作空军通信卫星电源,其工作原理如右图所示。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电池放电时Na+从a极区移向b极区
B.电极b采用MnO2,MnO2既作电极材料
又有催化作用
C.每消耗3 mol H2O2,转移的电子为3 mol
D.该电池的负极反应为:BH4-+8OH--8e-=BO2-+6H2O
12香草醛是一种食品添加剂,可由愈创木酚作原料合成,合成路线如下: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反应1→2属于加成反应,且生成的化合物2具有一个手性碳原子
B.化合物2在一定条件下可发生消去反应
C.检验制得的香草醛中是否混有化合物3,可用氯化铁溶液
D.等物质的量四种化合物分别与足量NaOH反应,消耗NaOH物质的量之比1∶3∶2∶4
13.常温下,向20mL某盐酸溶液中逐滴加入0.1mol/L的氨水,溶液pH的变化与加入氨水的体积关系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盐酸的物质的量浓度为1mol/L
B.在①、②之间的任意一点:
c(Cl—)c(NH4+),c(H+)c(OH—)
C.在点②所示溶液中:
c(NH4+)=c(Cl—)c(OH—)=c(H+),且V20
D.在点③所示溶液中:由水电离出的c(OH—)10-7mol/L
非选择题部分(共180分)26.(14分)已知化合物A、B、D各由两种元素组成,C是光合作用的主要产物;甲、乙、丙是前两周期元素的三种单质。这些常见的化合物与单质之间存在如下关系。回答以下问题:
Ⅰ.(1)化合物A的电子式为 ;化合物C的结构简式 。
(2)已知常温下测得1g C完全燃烧可放出15.6kJ热量,则C完全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可表示为: 。
(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上述所涉及的化合物中有两种是电解质 B、图中五个转化关系,有三个是化合反应
C、上述所涉及的化合物的晶体均是分子晶体 D、图中五个转化关系均为氧化还原反应
(4)用甲、丙、乙、硫酸溶液可以构成一原电池,则电极材料可以为 ,正极的电极反应式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