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DB35∕T 83-2019 麻竹、绿竹培育技术规范.docx

发布:2025-04-06约5.07千字共11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ICS65.020B67

DB35

福建省地方标准

DB35/T83—2019代替DB35/T83—1997

麻竹、绿竹培育技术规范

Technicalregulationoncultivatingfor

DendrocalamuslatiflorusandBambusaoldhamiis

2019-04-18发布2019-07-18实施

福建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

I

DB35/T83—2019

目次

前言 II

1范围 1

2规范性引用文件 1

3术语和定义 1

4竹林营造 1

5幼林管理 2

6成林管理 3

7病虫害防控 4

8检查验收 4

9建立档案 4

附录A(资料性附录)麻竹、绿竹林主要病害防控 5

附录B(资料性附录)麻竹、绿竹林营造档案卡 6

附录C(资料性附录)麻竹、绿竹林栽培管理档案卡 7

DB35/T83—2019

II

前言

本标准按照GB/T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代替DB35/T83—1997《麻竹、绿竹丰产培育技术》,与DB35/T83—1997相比主要技术变化如下:

——修改了标准名称;

——增加了“规范性引用文件”(见第2章);

——删除了“优良品种”(1997年版第4章);

——删除了“产量指标”(1997年版第5章);

——修改了“技术措施”(见第4、5、6章,1997年版第6章);

——增加了“病虫害防控”(见第7章)。

本标准由福建省林业局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尤溪县林业局、福建农林大学、福建省林业局。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朱勇、吴承文、荣俊冬、吴朝明。

本标准所代替标准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

——DB35/T83—1997。

DB35/T83—2019

1

麻竹、绿竹培育技术规范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麻竹(Dendrocalamuslatiflorus)、绿竹(Bambusaoldhamii)培育中的竹林营造、幼林管理、成林管理、病虫害防控、检查验收、建立档案等技术内容。

本标准适用于麻竹、绿竹的培育。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3095环境空气质量标准

GB5084农田灌溉水质标准

GB15618土壤环境质量农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标准(试行)

GB/T32770—2016竹子名词术语

DB35/T549无公害竹笋生产技术规范

DB35/T1685绿竹主要害虫综合防治技术规程

3术语和定义

GB/T32770—2016界定的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4竹林营造

4.1造林设计

主体内容,林地选择、林地清理与整地、造林密度、基肥种类、基肥数量、造林时间、母竹(或苗木)规格、栽植方法、抚育方式、次数、时间、施肥种类、数量、时间、方法、留笋养竹等。

4.2林地选择

造林地要求,土层深厚、水肥条件好、腐殖质含量高、质地疏松、交通方便、坡度<20°。麻竹,南亚热带海拔<300m,中亚热带海拔<150m,一月均温>8.5℃;绿竹,南亚热带海拔<500m,中亚热带海拔<300m,一月均温>7.5℃。

环境要求,空气质量应符合GB3095规定(二类区质量),土壤环境质量执行GB15618规定,灌溉水质执行GB5084规定。

4.3造林地清理与整地

全面劈杂、块状或带状整地,在造林一个月前完成。挖穴规格70cm×50cm×40cm,表土与心土分开置放。

2

DB35/T83—2019

4.4造林密度

造林密度要求见表1。

表1造林密度表

竹种

地类

株行距

m

密度株/hm2

麻竹

山地

4×4或4×5

625~500

平地

4×5或5×5

500~400

绿竹

山地

3×4或4×4

833~625

平地

4×4或4×5

625~500

4.5施基肥

每穴施20kg~30kg有机肥,亦可施1kg~1.5kg过磷酸钙或钙镁磷,与表土拌匀,施肥时间在栽植前7d~10d。

4.6造林季节

3月至4月,选雨天或阴天进行。

4.7造林方法

4.7.1移竹造林

母竹准备:选1年生、竹蔸具有饱满笋目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