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第2章 核酸的结构与功能(4学时).ppt

发布:2016-12-21约1.91万字共129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1.DNA的解链温度与: A.DNA分子量成正比  B.DNA长度成正比  C.A+C含量成正比 D.DNA浓度成正比   E.G+C含量成正比 2.下列几种DNA分子的碱基组成比例不同,哪一种DNA的Tm最低? A.DNA中A-T占15%    B.DNA中G-C占25%    C.DNA中G-C占40% D.DNA中A-T占80%    E.DNA中G-C占55% 3.下列分子中,不属于snmRNAs的是: A.hnRNA   B.snRNA   C.scRNA    D.siRNA    E.snoRNA E D A 6.一种DNA分子含40%的腺嘌呤核苷酸和胸腺嘧啶核苷酸,另一种DNA分子含30%的鸟嘌呤核苷酸和胞嘧啶核苷酸,请问哪一种DNA的Tm值高?为什么? 4.下列rRNA中,存在于真核细胞的有: A.5SrRNA B.5.8SrRNA C.16SrRNA D.18S rRNA E.28SrRNA 5.关于tRNA的结构正确的是: A.tRNA分子中含有稀有碱基 B.tRNA分子二级结构呈三叶草形 C.tRNA分子3末端有氨基酸接纳茎 D.tRNA分子序列中有反密码子 E.tRNA分子的共同三级结构呈倒L型 ABDE ABCDE * * * Frederick Griffith(格里夫茲),英國的生物學家,在倫敦的醫院工作,1928年的時候,利用兩種不同品系(Strain)的細菌來感染老鼠,觀察受感染的老鼠生存的情形,並由這個實驗證明遺傳物質為DNA而不是之前學者所認為的蛋白質。 ??????? Griffith的實驗中,利用到兩種品系得細菌,這兩株菌都是肺炎雙球菌(Diplococcus pneumonia),在肺炎雙球菌中,有兩種不同的類型,其中一種菌具有多醣的夾膜(capsule)稱為smooth-form(S-strain)這種類型的菌具有致病力,能夠引起肺炎,而另外一種不具有夾膜,稱為Rough-form(R-form),R- form不具致病力,不會引起疾病。 ??????? 他首先發現,在加熱處理後S-strain的菌,打入實驗老鼠的體內不會引起肺炎,和直接打入R-form的情況一樣,而將經過熱處理的S-strain菌與R-strain的菌混合培養,將菌液打入老鼠體內,則會出現肺炎致死的狀況。Griffith的實驗流程如下:           實驗過程:?      ???   注入鼠內? (1)活R型肺炎菌─────→不致病(鼠體內有R菌)?       ??????? 注入鼠內? (2)活S型肺炎菌─────→致病而死亡(鼠體內有S菌)?        ???????????   注入鼠內? (3)以熱殺死的S型肺炎菌─────→不致病(鼠體內無細菌存在)?              ????????  注入鼠內? (4)活R型肺炎菌+熱殺死S型肺炎菌───→致病死亡(鼠體內有活R菌及活S菌) 而這種由R-strain的細菌藉由和死掉的S-strain的細菌接觸而轉變為S-strain的細菌,這種狀況稱為轉型作用(Transformation);但是由於在經過高溫處理之後蛋白質會因為立體結構被破壞(Denature)而失去功能,若是被別的細菌所吞吃入,並不會導致細菌的性狀發生改變,這和之前科學家的主流意見不太相同,之前的科學家大多認為生命體的遺傳物質為蛋白質,因為在生物體體內境為容易觀察到的物質大部分為蛋白質, Griffith所做的實驗打破了這種觀念,使的科學家開始改變想法,認為一定有除了蛋白質之外的物質,具有熱穩定性,以及在生物體死亡之後會釋放到生物體外,並且會使得其它生物體uptake,進而轉變性狀。這個遺傳物質後來經由其他的科學家研究發現這種遺傳物質,是由醣纇、磷酸、以及含氮鹽基所構成的DNA。 參考資料: 1. Gerard J.Tortora,Bert Funke, Christine Case,2001, Microbiology-An Introduction. 2. http://www.hhm.k12.nf.ca/genetics/griffithhp.htm 3. /bep/science/10/tLect.html   DNA的发现 在人们认识核酸的过程中,Griffith于1928年发现的“转化”现象具有重要作用。在那个著名的实验中,老鼠被肺炎双球菌感染肺炎后死亡。这种病菌的毒性来源于其表面的胶囊状多糖,因为它能使病菌免于被被感染细胞分解。不同类型(I、II、III)的肺炎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