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固定资产管理及折旧处置办法.doc

发布:2025-04-03约4.87千字共5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固定资产管理及折旧处置办法

TOC\o1-2\h\u22562第一章固定资产的定义与分类 1

216981.1固定资产的定义 1

311811.2固定资产的分类 1

25110第二章固定资产的购置与验收 2

272412.1固定资产的购置流程 2

306132.2固定资产的验收程序 2

24727第三章固定资产的登记与入账 2

110613.1固定资产的登记要求 2

217273.2固定资产的入账方法 2

11266第四章固定资产的折旧计算 3

61794.1折旧方法的选择 3

300404.2折旧年限的确定 3

22109第五章固定资产的日常管理 3

289405.1固定资产的保管与维护 3

124725.2固定资产的清查盘点 3

10174第六章固定资产的处置流程 4

125446.1固定资产的报废处置 4

227656.2固定资产的转让出售 4

10746第七章固定资产的账务处理 4

247127.1固定资产增加的账务处理 4

294847.2固定资产减少的账务处理 4

15880第八章固定资产管理的监督与检查 5

92318.1内部监督机制 5

290168.2外部检查要求 5

第一章固定资产的定义与分类

1.1固定资产的定义

固定资产是指企业为生产商品、提供劳务、出租或经营管理而持有的,使用寿命超过一个会计年度的有形资产。这些资产具有以下特征:一是为生产经营而持有,而非为了出售;二是使用年限较长,通常超过一年;三是具有较高的价值。例如,企业的厂房、机器设备、运输工具等都属于固定资产。

1.2固定资产的分类

固定资产可以按照不同的标准进行分类。按经济用途分类,可分为生产经营用固定资产和非生产经营用固定资产。生产经营用固定资产是直接服务于企业生产经营过程的固定资产,如生产设备、运输车辆等;非生产经营用固定资产则是不直接服务于生产经营过程的固定资产,如职工宿舍、食堂等。按使用情况分类,可分为使用中固定资产、未使用固定资产和不需用固定资产。使用中固定资产是正在使用中的固定资产;未使用固定资产是指已购建完成但尚未投入使用的固定资产;不需用固定资产是指本企业多余或不适用,需要调配处理的固定资产。

第二章固定资产的购置与验收

2.1固定资产的购置流程

企业在购置固定资产时,应首先根据生产经营的需要,提出购置申请。申请应包括固定资产的名称、规格、型号、数量、预计价格、使用部门等信息。经相关部门审批后,由采购部门负责采购。采购过程中,应遵循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选择合适的供应商,并签订采购合同。合同应明确固定资产的价格、质量、交货期、售后服务等条款。在固定资产到货后,采购部门应及时通知使用部门和验收部门进行验收。

2.2固定资产的验收程序

验收部门在接到通知后,应及时组织人员进行验收。验收人员应根据采购合同和相关标准,对固定资产的数量、质量、规格、型号等进行认真检查。对于需要安装调试的固定资产,应在安装调试完成后进行验收。验收合格后,验收人员应填写验收报告,注明固定资产的名称、规格、型号、数量、质量情况、验收日期等信息,并签字确认。验收报告应作为固定资产入账的依据之一。

第三章固定资产的登记与入账

3.1固定资产的登记要求

企业应建立固定资产登记簿,对固定资产的名称、规格、型号、购置日期、使用部门、存放地点等信息进行详细登记。登记时应保证信息的准确性和完整性。同时企业还应为每一项固定资产建立固定资产卡片,记录固定资产的使用、维修、折旧等情况。固定资产卡片应与固定资产登记簿的信息保持一致。

3.2固定资产的入账方法

固定资产的入账价值应包括购买价款、相关税费、使固定资产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前所发生的可归属于该项资产的运输费、装卸费、安装费和专业人员服务费等。企业在取得固定资产时,应根据发票、合同等凭证,按照确定的入账价值,借记“固定资产”科目,贷记“银行存款”、“应付账款”等科目。

第四章固定资产的折旧计算

4.1折旧方法的选择

企业应根据固定资产的性质和使用情况,合理选择折旧方法。常用的折旧方法有年限平均法、工作量法、双倍余额递减法和年数总和法等。年限平均法是将固定资产的应计折旧额均衡地分摊到固定资产预计使用寿命内的一种方法;工作量法是根据固定资产的实际工作量计算折旧额的一种方法;双倍余额递减法是在不考虑固定资产残值的情况下,根据每期期初固定资产账面净值和双倍的直线法折旧率计算固定资产折旧的一种方法;年数总和法是将固定资产的原值减去预计残值后的净额乘以一个逐年递减的分数计算每年的折旧额的一种方法。企业应根据实际情况选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