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系统性硬化症的心脏病变docx.docx

发布:2017-04-15约2.26千字共2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网址: HYPERLINK  第  PAGE 2 页,共  NUMPAGES 2 页 系统性硬化症的心脏病变 系统性硬化症的心脏病变 中华皮肤科杂志 1999年第1期第32卷 短篇论著 作者:赖松青 单位:赖松青(400016 重庆医科大学第一医院) 系统性硬化症(SSc)除影响皮肤外,还可有内脏器官受累,其中心脏也常受到影响。轻者无临床症状,仅在作心电图及其它心脏检查时发现病变,重者可发生心衰,甚至死亡。国内对SSc的心脏病变仅见个别病例报道。现将我院40年来资料较完整的126例SSc中有心脏病变的48例作回顾性分析。 一、一般资料 48例有心脏病变的SSc均符合1982年美国风湿病协会制定的诊断标准。48例中男12例,女36例。年龄17~72岁,平均47.4岁。肢端型35例,弥漫型13例。病程2个月至33年,平均5.3年。肢端有雷诺现象41例(85%),肢端溃疡19例(40%),肺部受累(肺纤维化、肺通气功能下降)27例(56%),肾脏受累15例(31%),血压升高4例(8%)。自觉有心悸、气促或有心衰症状者20例(42%)。心脏听诊时发现6例心律不齐(12.5%),其余无明显心脏受累的临床症状。 二、心脏科检查 心电图:48例均有异常。低电压19例(40%),窦性心动过速15例(31%),传导阻滞11例(23%),原发性T波或ST-T改变8例(17%),过早搏动7例(15%),心脏顺时针转位4例(8%),右心室肥大3例(6%),心肌损害2例(4%),逆时针转位1例(2%),心肌缺血1例(2%)。X线摄片检查38例,主动脉增宽、弯曲度增大7例,心脏普遍增大9例,搏动差、张力差6例,左心室增大5例,肺动脉段凸出3例。超声心动图检查12例,左室顺应性减退4例,心包少量积液2例、大量积液2例,左心室及右心房增大4例,右心室肥厚4例,右心室左心房增大3例,节段室壁运动异常2例,肺高压2例,主动脉增宽3例,肺动脉增宽3例。 三、其它实验室检查 35例查血沉增高19例(54%)。34例查ANA1∶40以上阳性17例(50%)。42例查IgM及IgG,21例(50%)IgG增高(>16.6g/L),11例(26%)IgM增高( >2 120mg/L)。16例查T细胞及亚群均有异常。18例作血清肌酶及肌电图检查,12例异常(67%)。25例查血粘度??24例增高(96%)。 根据临床症状及心电图等检查,将SSc的心脏病变分为轻度、中度、重度。轻度:无明显心脏受累症状,仅心脏检查时有轻度异常。中度:有轻度临床症状,如心悸,心脏检查有中度异常。重度:心脏检查明显异常,有心衰或死亡。本组中轻度28例,中度5例,重度15例,其中5例死亡。死于阿斯综合征1例,顽固高血压左心衰1例,右心衰1例,全心衰伴消化道出血1例,全心衰并发肺炎1例,分别死于SSc症状发生后2年、0.5年、4年、2年、1年,平均23个月。 四、讨论 1943年Weiss把心脏病变作为SSc器官受累的一部分。本组126例SSc中48例(38%)有心脏受累。尸检发现33%~72% sSc有心包受累,而临床上仅为5%~16%。本组中仅4例确诊为心包病变,均为急性渗出性。心肌病表现为斑片状心肌纤维化及灶性变性、坏死。本组27例(56%)有心肌病,轻重程度不一。传导系的病变可由传导系的纤维化或心肌病变引起。尸检发现心内膜、心肌、心外膜可同时受累,只是轻重程度不同。SSc心脏受累早期或轻者可无症状,重者出现心悸、气促、心功能衰竭(可为左心衰、右心衰或全心衰)或突然死亡。本组中2例发生阿斯综合征,1例经抢救存活,1例死亡。心脏病变的严重程度与皮肤病变不一定平行,但与皮肤色素加深似有一定关系,本组15例严重心脏受累患者中12例(80%)具有皮肤色素改变,多为弥漫性加深。而在所有SSc中色素改变占64%,表明皮肤色素加深也可能是SSc发生严重心脏病变的一个征象。SSc心脏受累的检查主要通过心电图、X线片、超声心动图。 目前对SSc心脏病变还无特殊的治疗方法。皮质类固醇激素对SSc心脏病变还无肯定有效的报道。我们主要采用扩张血管、活血化瘀、改善微循环的药物。发生心衰时用强心利尿剂。对SSc患者应常规、定期作心电图、X线摄片、超声心动图检查,以早期发现、早期治疗。 参 考 文 献 Botstein GR, Charleston ECL. Primary heart disease in systemic sclerosis (scleroderma): advances in clinical and pathologic featers, pathog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