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当前通货膨胀成因及对策分析.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我国当前通货膨胀成因及治理对策建议
摘 要: 在我国经济快速增长时,普遍的物价上涨问题日益显现。目前我国已经出现了全面的通货膨胀,其成因主要是投资和出口需求过旺、货币的流动性过剩、公众对物价上涨的心理预期和国际市场上某些主要商品价格上涨。这种通货膨胀问题将扩大居民的收入差距、引发资本市场的系统性风险和降低市场机制的资源配置效率等,需要运用多种手段进行综合治理。
关键词: 通货膨胀,物价水平, 应对策略
一、引言
2010年,居民消费价格指数持续攀升尤其剧烈。找准通货膨胀的成因,稳定物价、防止通货膨胀成了政府重点关注和调控的对象。本论文尝试着对我国目前的通货膨胀的程度进行判断,分析了其成因和影响,提出多管齐下的治理通货膨胀的各种可行性建议。
现在很多国人都很关心人民币升值这个话题,最近国内的经济形式来看,客观的讲,形式是不容乐观的。
二、通货膨胀的含义与我国的现状
(一)通货膨胀的含义[1]
通货膨胀是现代经济学中使用频率很高的一个词汇,与我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在普通大众眼里,通货膨胀就是 钱不值钱了或者是又长价了,但是,通货膨胀并不完全等同于物价上涨。通货膨胀意指整体物价水平持续性上升。一般性通货膨胀为货币贬值或购买力下降,而货币贬值为两经济体间之币值相对性降低。
(二)中国市场上这种持续的普遍的物价上涨已经形成
按理说,人民币升值了,也就是说钱值钱了,应该是以前1块钱的东西现在只要9毛甚至是8毛就可以买到了;可是现在的国内形式,除了工资没有涨外其余的都涨了。糖、油、苹果、棉花、蔬菜、鸡蛋等,生活天天用得上的产品涨价了;阿胶、中草药、快递公司、机场燃油费,偶尔用得上的产品也涨价了。民众感受到物价上涨、通胀预期后,开始囤油、囤菜的现象越发出现。而政府完全垄断的房地产等行业,这类产品的消费价格上涨刚性较强,在价格高位运行的情况下,各行业要求加价的氛围将越来越浓,这将推动各类商品价格陆续上涨,都会形成全面通货膨胀。人民币名义上对美元升值,中国的贸易顺差将在人民币的升值中逐渐缩小,国际市场的风险已在加剧。而国内市场生活必需品的全面涨价,将直接影响消费,最后逼迫央行加大人民币的发行量。
总体言之,这些显性特征都说明以物价的持续普遍上涨为特征的通货膨胀已经出现。
三、我国目前通货膨胀的原因[4]
(一)农产品价格上涨
造成当前各地区的农产品价格及饮食类价格出现大幅度上涨的主要原因是受到国际市场粮食涨价、粮食需求增加、生产成本上升等多方面因素的共同影响。总结农产品价格相对较高的原因有以下三点:
1、灾害性天气影响
从年初开始的低温雨雪天气,到四月份的大风灾害天气,直至七月份的高温天气,造成蔬菜生产采摘期延长、出棚率低,商品率低的现象。再加上国际主要产粮国如俄罗斯、乌克兰、巴西等国家也因自然灾害粮食减产,为了保证本国市场供应,甚至禁止或限制粮食出口,国际市场粮价大幅攀升,带动了国内粮食收购价格大幅上涨, 导致成品粮油价格的上涨,进而带动了肉禽蛋的生产成本增加,导致肉禽蛋等价格的上涨。
2、外调较多和流通销售环节层层加价
近年近郊乡镇大力发展订单蔬菜生产,本地蔬菜大量外调,这一方面增加了农民的收入,但也造成蔬菜产地价格高于消费地的现象,再加上蔬菜销售的中间环节层层加价,在一定程度上推升了蔬菜价格的上涨。
3、生产成本增加
由于近年来农村劳动力价格和农膜农药等农资价格上升,也在很大程度上增加了蔬菜生产成本。猪肉价格回稳上涨的原因是,仔猪、猪肉价格萎靡不振, 同时与生猪生产相关的原料饲料、成品饲料、劳动力、流通运输等价格不断攀升,养殖成本居高不下,养殖户承受着饲料价格不断上涨、猪价不断下跌的双重挤压局面,亏损较为严重,这严重影响了养殖户的积极性 ,市场供应量严重不足,尽管政府在不断出台方案来激发农民养猪的积极性,但短期生猪市场供不应求格局仍将持续。
(二)中国货币的超发,人民币升值和贸易顺差[2]
中国通货膨胀和泡沫原因之一是货币超发。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爆发后,世界各国为了促进经济的发展,都相继出台了宽松的货币政策,宽裕的流动性对物价的上涨造成压力。
此外,由于人民币升值预期和贸易顺差,我国对外贸易顺差连年大幅增长,对外贸易的不平衡不断加剧,不断增长的对外贸易顺差在我国现行外汇政策下最终以人民币的形式进入了国内流通领域,不断加剧的对外贸易不平衡在很大程度上导致了当前我国货币供应过剩,导致了当前我国流动领域中的货币供应量超过了实际需求。中国的贸易顺差将在人民币的升值中逐渐缩小,国际市场的风险已在加剧。而国内市场生活必需品的全面涨价,将直接影响消费。最后,逼迫央行加大人民币的发行量,中国的通货膨胀就此爆发。这种危机也可能近在眼前。
加上欧美发达经济体纷纷预热第二轮定量宽松政策,“热钱”加速流入也将加大我国通胀压力。
(三)投资热
从经济学我们可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