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0m烟囱爬模施工方案.docx
180m烟囱爬模施工方案
1、180m烟囱施工部署
烟囱积灰平台以下采用常规施工方法,积灰平台以上筒壁采用爬模工艺施工;外爬梯和信号平台的安装与筒壁施工同步进行。
(2)正常施工阶段每上升一节的有效高度为1.25m,烟囱筒壁每10m高度分为8节,内外模板分别整体脱模并爬升。烟囱内衬与筒壁爬模同步施工,每浇筑一节混凝土,随后施工一节内衬。内衬砌筑在内吊架上进行。
工序内容施工时间
工序内容
施工时间
备注
如其中某一工序在预定
的时间内未完成,后续工序的时间顺延,直至当天计划工序的工作内
容全部完成。
每天完成一节,高度为
1.25m。
1
垂直运输(一节筒
7.00~9.00
2
脱模、清理模板,
(2.0小时)
3
绑扎烟囱筒壁钢筋
7.00~10.00
4
提升爬架、模板及
9.00~12.00
5
调整及固定爬升模
12.00~14.00
6
浇筑筒壁混凝土
14.00~18.00
7
涂防腐涂料、砌内
18.00~22.00
2、烟囱积灰平台以下常规施工方法
烟囱积灰平台以下采用一次性支承模板工艺施工。(从-2.5~±0.00)其模板分二种:
矩形模板:尺寸为10×150×1250mm,其数量根据烟囱基础面的筒壁周长确定;
梯形模板:尺寸和数量随烟囱坡度的大小而定;
烟囱筒壁内外搭设双排钢管脚手架。材料的垂直运输采用一台双吊笼井架。
支模时先安装内模,内模装好后核对烟囱中心,然后绑扎筒壁钢筋,待钢筋绑扎好后再安装外模。内外模全部安装完成并加固后再重新核对中心线。待验收确认后方可浇筑混凝土。
积灰平台的柱、梁、板均采用常规支模的施工工艺。3、烟囱积灰平台以上爬模施工方法
爬模工艺的原理
爬模工艺的原理是以烟囱筒壁为承力主体,通过附着于已具有较高强度的钢筋混凝土筒壁上的爬架和提升架,以及连结爬架和提升架的提升设备,一架固定,一架相对运动,交替爬升,以带动模板及整个施工装置的提升。
爬模工艺的特点
爬模工艺是在吸取了无井架液压滑模和大模板等模板体系长处的基础上加以改进而形成的一种新型模板体系,具有质量容易保证、安全度较高、混凝土筒壁与内衬一气呵成、施工速度快等特点。
模板采用钢制大模板结构,大模板分块安装,大模板的坡度和圆弧度易于调整和控制,可避免施工的累积误差;在混凝土浇捣后,因混凝土与模板不作相对运行,对混凝土浇捣工艺无特殊要求,混凝土的质量可得到保证;大模板爬升就位精确,工具式支撑系统操作简单方便,劳动强度低,工效高。内衬施工随筒壁爬模施工同步进行,筒壁防腐施工及内衬砌筑质量均可得到保证。
烟囱爬模施工装置的组成
爬模施工装置由操作平台及垂直运输系统、模板系统、电动提升系统、电气控制系统等部分组成,详见下图。
11
11
操作平台及垂直运输系统
爬模施工装置采用的操作平台及垂直运输系统与无井架液压滑模基本相似,由随升井架、平台辐射梁、鼓圈、井架支撑、拉杆等组成,平台辐射梁通过滚轮支承在内爬架上。在操作平台中心设双孔随升井架,在中心鼓圈下设砌内衬吊平台。
模板系统
模板采用钢结构大模板,每榀内外爬架上各悬挂一块大模板,两块模板之间设收分模板,模板沿径向用顶紧丝杆可将模板固定或脱开。
提升系统
提升系统由爬架、提升架、工具式锚固件、提升设备等部分组成。
爬架为一榀设有多层平台的立体框架,在各层平台上可进行支模、拆模、筒壁表面修饰、爬架或提升架的锚固、安装、提升及拆除等工序的操作。提升架是设在爬架内的一个平面刚架,提升架上装有四个导轮与爬架上导轨套合,提升架在爬架内可进行一个行程的相对运动,提升架上安装有电动机、摆线针轮减速器、联轴器等提升设备,通过提升传动螺杆与爬架上传力机构连接,进行提升架与爬架两者之间的相互提升。
爬架与提升架各有四个挂钩滑道,滑道内安装挂钩,挂钩挂在用穿墙螺栓固定在筒壁上的爬升靴上。
提升设备选用液压千斤顶,与提升架组合而成,经对荷载及提升阻力验算,提升能力满足施工要求。整个提升系统由中央控制柜控制,提升系统既可同步提升,也可以单个或多组提升。
烟囱爬模施工的工艺流程
施工工艺流程:钢筋绑扎、提升架就位、脱模、清理模板-→外爬架整体提升-→松开导索-→整体提升内爬架及操作平台-→恢复垂直运输系统-→核对中心-→模板调整与固定-→浇筑筒壁混凝土-→内衬、隔热层及防腐涂料施工-→进入下一个循环。
烟囱爬模施工装置的制作与安装的质量要求
烟囱爬模施工装置应严格按设计要求进行加工和安装,其质量控制要求详见表1。
项目质量要求项目
项目
质量要求
项目
质量要求
截面尺寸
±3mm
操
中心位置
±5mm
爬
全高弯曲
±5mm
作
辐射梁位置
±5mm
架
平
导轨
±1mm
台
井架垂直度
5mm
外形尺寸
-2mm
爬
标高
±5mm
制 安
作
对角线
±2mm
架
装
倾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