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1数据库讲述.ppt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 在SQL Server 2000中,数据库是用来存储数据库对象和数据的地方,所谓数据库对象则包括表(table)、存储过程(Store procedure)、视图(view)、触发器(trigger)等, 在创建数据库对象之前首先应创建数据库。 【知识要点】 1.数据文件 在SQL Server 2000中,每一个数据库对应一个或数个(一组)操作系统下的磁盘文件,在数据库中创建的各种对象,如表、存储过程、视图、触发器都存储在这些文件内。将数据库中的数据分散在不同的文件中的好处是:其一,数据库的大小可以无限制地扩充,不受操作系统文件大小的限制;其二,如果数据库是由多个文件组成,可以将这些文件分别存储在不同的硬盘上,这样系统就可以同时对多个硬盘做存取,加快数据处理的速度,提高系统工作效率。当数据库是由多个文件组成时,其中有一个文件称为主要数据文件(primary data file),其扩展名为mdf,其它文件则称为非主要数据文件(no-primary data file),其规定的扩展名为ndf。 实验1 数据库 实验1 数据库 2.文件组 文件组是指将构成数据库的数个文件集合起来组合成为一个个群体,并给定一组名。当在数据库中创建数据库对象时,可以特别指定要将某些对象存储在某一特定的组上。SQL Server 2000中的数据库可由数个文件组组成,其中一个称为主要文件组(primary filegroup),其它则称为非主要文件组。当创建数据库时,主要文件组包含有主要数据文件和未指定加入组的其它文件,该数据库所属的系统表(system table)也是建立在主要文件组上。在其他非主要文件组中,你可指定其中一个为缺省文件组(default filegroup),当你在数据库上创建对象时,如果未指明该对象要建立在那一个文件组时,系统会将该对象建立在缺省文件组上。如果没有缺省文件组的话,则主要文件组为缺省的文件组。使用文件组的目的也是为提高执行效率。 3.事务日志 在创建一个数据库的同时,系统一定要创建一个对应的事务处理日志文件(transaction log),该文件是用来记录数据库的更新情况,凡对数据库数据有改变的操作都会记录在这个文件中,如:insert、update、delete操作等。事务日志的作用是当数据库破坏时,可以利用它来恢复数据库内容。其文件扩展名为ldf。 实验1 数据库 4.创建数据库的命令格式 CREATE DATABASE 数据库名 [ON [PRIMARY] [文件格式[,…n] ] [,文件组格式 [,…n ] ] ] [ LOG ON { 文件格式 } ] [ FOR LOAD|FOR ATTACH ] 文件格式::= ([NAME = 逻辑文件名,] FILENAME = ‘操作系统下的路径和文件名’ [,SIZE = 文件初始大小] [,MAXSIZE = {最大文件大小| UNLIMITED } ] [,FILEGROWTH = 递增值 ]) [,… n ] 文件组格式::=FILEGROUP 文件组名 文件格式 [,… n ] 实验1 数据库 【实验目的】 掌握使用向导创建数据库; 掌握使用分离数据库; 掌握使用数据库文件备份; 掌握使用附加数据库; 掌握使用删除数据库。 实验1.1 创建数据库 【实验目的】 掌握使用向导创建数据库; 学会查看数据库属性; 掌握使用企业管理器Enterprise Manager 创建数据库; 掌握使用Transact-SQL创建数据库; 掌握指定参数创建数据库。 实验1 数据库 【实验内容】 1.使用向导创建数据库:数据库名称为jxsk(教学数据库);并查看数据 库属性。 2.使用企业管理器Enterprise Manager创建数据库:数据库名称为jxsk(教学数据库);并查看数据库属性;修改数据库参数:把数据库jxsk文件增长参数设置为2MB,文件最大大小参数设置为10MB。 3.使用Transact-SQL指定参数创建数据库;查看数据库属性。要求如下: (1)创建数据库: 数据库名称为:testbase1; 数据文件名:testbase1_dat.mdf,存储在E:\张小山数据库; 事务日志文件名:testbase1_log.ldf,存储在E:\张小山数据库。 (2)创建数据库:数据库名称为:testbase2 数据文件: 主文件组PRIMARY包括文件:prim_sub1_dat、prim_sub2_dat; 文件组Grouptest1包括文件:gr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