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报批稿)《道路交通气象环境 埋入式路面状况检测器》JTT 715-2022.pdf

发布:2024-09-28约1.99万字共16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JT/T715—2022

目次

前言Ⅱ

1范围1

2规范性引用文件1

3术语和定义1

4产品型号2

5技术要求2

6试验方法5

7检验规则11

8标志、包装、运输和储存13

参考文献14

I

JT/T715—2022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

定起草。

JT/T715—2008JT/T715—2008

本文件代替《道路交通气象环境埋入式路面状况检测器》,与

相比,除结构调整和编辑性修改,主要技术变化如下:

——更改了路面干燥、路面潮湿、路面积水、路面水分子覆盖物、冰点的定义(见3.1、3.2、3.3、3.4、

3.5,2008版的3.1、3.2、3.3、3.4、3.8);

——删除了凝霜、黑冰、除冰剂、露点温度、灵敏度的术语和定义(见2008年版的3.5、3.6、3.7、3.9

和3.10);

删除了处理单元的外形尺寸要求(见2008年版的6.2.3.2):

cmcm

——将路面及路面下6处温度检测更改为路面下不小于10处温度,并更改了检测精度和检

测误差(见5.3.2.3,2008年版的6.4.5);

——将路面干湿检测更改为水膜厚度,并更改了测量范围和测量精度要求(见5.3.2.4,2008年版

的6.4.2);

——将除冰剂检测更改为融雪剂浓度(见5.3.2.5,2008年版的6.4.3);

更改了输出接口的技术指标(见5.3.5.2008年版的6.4.7):

将输出周期更改为采样周期(见5.3.6.,2008年版的6.4.8):

——更改了交流电源中功率的技术要求(见5.4.1.1c),2008年版的6.3.1a)];

——更改了直流电源中功率的技术要求(见5.4.1.3c),2008年版的6.3.1c)];

——增加了通信方式和通信协议(见5.5);

——更改了路面温度检测方法,增加了检测环境、检测设备、检测系统配置等要求,提出了更具体的

检测方法(见6.2,2008年版的7.2.2.5);

——更改了路面水分子覆盖物检测方法,增加了检测环境、检测设备、检测系统配置等要求,提出了

更具体的检测方法(见6.3,2008年版的7.2.2.1);

——更改了融雪剂浓度检测方法,增加了检测环境、检测设备、盐溶液配置等要求,提出了更具体的

检测方法(见6.4,2008年版的7.2.2.3);

——更改了冰点检测方法,增加了检测环境、检测设备、检测系统配置等要求,提出了更具体的检测

方法(见6.5,2008年版的7.2.2.4);

——增加了水膜厚度检测方法(见6.6);

——更改了产品标牌内容(见8.1.1,2008年版的9.1.1);

更改了包装标志内容(见8.1.2,2008年版的9.1.2)。

本文件由全国智能运输系统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268)提出并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交通运输部公路科学研究院、北京中交国通智能交通系统技术有限公司、东南大学、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