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第7.1章 华中数控系统数控车床手工编程.ppt

发布:2018-10-06约1.56万字共83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其中: M =(XA-XB)/(YA-YB) N =(X A2-XB2+YA2-YB2)/(2YA-2YB)-YA J = MN+XA T= N2+XA2-R2 符合上述条件的圆有两个,公式中的正负号分别对应于AB直线右侧圆与左侧圆,分别将各点的参数值代入公式计算,即可得到四个圆弧的圆心坐标值。(计算略)下面求S处有关点的坐标,见图6-44。以S为坐标原点,先求圆心O的坐标。通过P点的α角度斜线方程是 Y=cotα·X+a 其左侧与它平行,距离为R的直线方程为 Y=cotα+a+R/sinα (6-l) 通过U点的β角度斜线方程为 Y=tanβ· X+btgβ 其上侧与它平行,且距离为R的直线方程为 Y=tgβ·X+btgβ+R/cosβ (6-2) 联立式 (6-l)和式(6-2),代入已知条件就可得O点坐标值(计算略)。切点Q、T的坐标值则可很容易得到。 典型零件的程序编制 一、 轴承内圈的数控加工工艺设计及程序编制 1. 确定工序和装夹方式 2. 设计和选择工艺装备 3. 选择刀具和确定走刀路线 4. 选择刀片和决定切削用量 5. 程序编制 二、锥孔螺母套零件的数控加工工艺设计及程序编制 1. 零件图样分析 锥孔螺母套的加下表面由内外圆柱面、圆锥面、圆弧面及内螺纹等组成,其中φ28孔。φ60外圆及25、43两个长度尺寸的尺寸精度及形位公差的要求较高。零件形状描述清晰完整,尺寸标注完整,基本符合数控加工尺寸标注要求,切削加工性能较好,适于采用数控车床加工。 2. 加工工艺性分析 毛坯为φ80mm×85mm的锻件,毛坯余量适中。对零件图样中标注公差的尺寸,编程时均应转换为对称公差,以转变后的 轮廓尺寸编程。因而 φ800+0.033改为φ28.016±0.016 φ600-0.025改为φ59.988±0 012 φ25O-0.084改为φ24.958±0.042 左右端面均为多个尺寸的设计基准面,相应工序加工前 ,应先加工左右两端面,并作为Z向编程原点。内孔内螺纹加工完成后,需掉头再加工其他表面。 3. 确定工序和装夹方式 加工顺序按由内到外、由粗到精的原则确定,在一次装夹中尽可能加工出较多的工件表面。针对本零件的结构特点,可先粗、精加工外圆及内孔各表面,再精加工内孔各表面,然后精加工外轮廓表面。加工内孔时,先以毛坯外圆定位(见图6.48),用三爪自定心卡盘夹紧进行右端面、外圆、内螺纹等加工;掉头后(见图6.49),以精车过的外圆定位,加工端面、内孔和圆锥孔。加工外轮廓时,为保证同轴度要求和便于装夹,用一心轴以左端面和内孔定位,如图6.50所示;同时,将心轴右端用尾座顶尖顶紧以提高工艺系统刚性。 4. 选择刀具和确定走刀路线 所选用刀具如表6.4所示。 确定走刀路线时,主要以表面切削要求为主。由于零件为单件小批量生产,要适当考虑最短进给路线或最短空行程路线。 5 切削用量选择 根据被加工表面质量要求、工件材料和刀具材料,可参考切削用量手册或选定品牌刀具的使用手册来确定切削速度、进给量、背吃刀量等参数。 6. 拟定工序卡片 将上述确定的各项内容综合后,填写以下数控加工工序卡片(见表6.5),作为数控程序编制人员及调整、操作人员的指导性文件。 将上述确定的各项内容综合后,填写以下数控加工工序卡片(见表6.5),作为数控程序编制人员及调整、操作人员的指导性文件。 7. 编制加工程序 (1) 外圆及螺纹孔加工如图6.48所示,用三爪自定心卡盘装夹零件后,编程原点设在零件右端面。其加工程序如下: %1111 N10 G50 X200 Z140 T0110 N20 G90 G40 G97S320 M03 N30 G00 G41 X85 Z7 M08 N40 G96 S120 N50 G94 X0 Z4 F60 车端面 N60 G00 Z3 N70 G94 X0 Z1 F30 N80 G00 Z2 N90 G94 X0 Z0 F30 N100 G00 G40 X2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