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和豆浆的风险控制.PPT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Company Logo 剖析豆浆大王——永和豆浆 新闻0804第二组 组长:刘红 成员:李梦璐、罗杨莘、崔耀龙、肖倩、刘莎莎、余欣雨 一、永和豆浆品牌来源及发展现状 上个世纪50年代初期 ,一群祖籍大陆远离家乡的退役老兵迫于生计,聚集在台北与永和间的永和中正桥畔,搭起经营快餐早点的小棚,磨豆浆、烤烧饼、炸油条。因为这些老兵手艺地道,磨出的豆浆新鲜营养香浓可口、做出的烧饼油条色泽金黄松软酥脆,以致以豆浆为代表的永和地区的各种小吃店盛名远播,传遍全岛。 然而,由于这些传统小吃全部都是手工作坊式生产,随着老兵们的相继离去,后来的产品常常出现名不副实的现象,虽然岛内各地自称源自永和地区的早餐店越开越多,但永和豆浆的影响已日渐势微。 像同时代的许多人一样,当时年轻的林炳生是从小喝着永和老兵的豆浆、吃着永和老兵的烧饼油条长大的,对于这些中华民族的传统美食感情深厚,对它们的日益消褪尤为惋惜。“一定要重振永和豆浆的盛名、让祖国的传统美食发扬光大!”“要以工厂化作业方式让豆浆的质量有保证!”“要用品牌来经营这一产品。 (一)、永和豆浆发展历史 1982年,林炳生在台湾地区取得“永和”豆浆类商品的注册商标 。 1986年,成立 (台湾)弘奇食品有限公司,开始稳定发展台湾市场。 1995年,取得大陆“永和”豆浆注册商标开始开拓大陆市场。 1999年在国家工商管理总局商标局取得两个42类“稻草人”注册。 2000年分别在香港、泰国、新加坡取得“永和”豆浆商标。 2004年,在国家工商管理总局商标局取得第四十二类“YONHO及图”商标。 (二)、“永和”商标注册时间轴 一、永和豆浆品牌来源及发展现状 一、永和豆浆品牌来源及发展现状 (三)、从台湾移植大陆,进而扩展海外 2000年,“永和”豆浆取得香港、泰国、新加坡注册商标。 1996年,开始开拓海外市场,产品销往美国、加拿大、菲律宾等国。 1998年,产品进入日本市场。 2001年,成立美国永和国际发展有限公司作为“永和豆浆”国际总部。 2004年,与泰国签订“永和豆浆”连锁加盟事业代理协议。 2007年以600万美元收购永和大王剩余15%的 股份,完成了100%收购永和大王目标。 一、永和豆浆品牌来源及发展现状 (四)、理念与文化 ①永和宗旨:永远的朋友、 和乐的家庭 ②永和理念:发扬传统美味、满足健康饮食、提供人性服务 ③经营服务理念:以顾客满意为中心 ④永和情怀:中国风 台湾味两岸情 ⑤永和追求:让全世界有华人的地方都能喝到永和豆浆 ⑥产品决策:提出经营健康速食新风味的 一、永和豆浆品牌来源及发展现状 (五)、永和豆浆的店堂经营模式 采用先进的现代技术设备,开发出保质期长(2年)、品种繁多、适合不同人群的系列豆浆产品; 将一直以来只能是现做现卖摊点销售的鲜豆浆放到商场、超市、便利店销售,使人们不到豆浆店也能喝到鲜美的豆浆; 从单纯的销售豆浆产品向顾客提供相应的店堂服务,再将服务的范围扩大到各式中式小吃,探索出永和豆浆的崭新经营模式——将商品生产与店堂服务融为一体,以中式快餐连锁店的形式经营永和豆浆。 二、永和豆浆的优势与挑战 (一)、永和豆浆的优势 上世纪90年代末,当麦当劳、肯德基等洋快餐登陆中国并迅速以超过千家店面的规模赢得中国市场时,永和豆浆开始现身祖国大陆市场,向“洋快餐”发起挑战,并致力于打造全球中式餐点连锁第一品牌。 目前,永和豆浆在祖国大陆的店面总数已经达到150余家,其中包括15家直营店和130余家加盟连锁店。2005年,这些店的总营业额达到4亿元。永和豆浆的成功,为中式快餐的连锁经营提供了经验。 1、 定位明确,主打中式早餐 二、永和豆浆的优势与挑战 2、产品种类丰富,可供选择性强 (一)、永和豆浆的优势 各类豆浆展示: 豆浆粉系列 杯装系列 营养品系列 盒装系列 利乐装系列 听装系列 豆浆酥系列 礼盒系列 业务用豆浆粉系列 休闲豆干系列 豆浆类 点心类 面类 粥类 简餐类 套餐类 汤类 台湾小吃 二、永和豆浆的优势与挑战 二、永和豆浆的优势与挑战 (一)、永和豆浆的优势 3、快餐制消费,连锁企业 快餐制消费,资金回笼快,闲杂事务少;能够吸引类似六乃喜、集集小镇等更多快餐品牌的加入 。 大陆拥有爱好豆浆的文化传统,因此其市场空间是非常广阔的。虽然市场早已从卖方市场转变为买方市场,传统的餐饮行业已达到了空前的繁荣与饱和,但在其背后仍然潜藏着商机,那就是健康速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