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土木工程课程设计某装配式钢筋混凝土单层工业厂房设计wqbfbr4t.doc

发布:2018-08-29约1.16万字共27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PAGE 工程概况 1.基本情况 新建总装配车间位于原厂区之东,小河之南,民房群之北,东面为农田,该地地势平坦,现场平面图如图1。拟建车间的北面与西面有永久道路,可供施工使用。附近有水,电源可直接引入现场。 2.建筑结构概况 本车间为装配式钢筋混凝土单层工业厂房,纵长为M,横向为两个27M跨组成。两跨内均有10t吊车一台,装配车间的平剖面图如图2至图7。车间围护结构为预制钢筋混凝土基础梁,24cm清水砖墙,水泥砂浆勾缝,水泥砂浆粉勒脚和混凝土散水,内墙喷白灰水二道,二道连续梁为预制构件,屋面采用两毡三油一砂油毡屋面,地面为分格浇筑的混凝土地坪。 3、施工条件 (1) 基础土方开挖为二级土(或称普通土),设计标高以下可见坚硬土层。该厂地址在武汉地区,4月和5月为雨季,12月5日至3月2日共计87天连续5天室外平均气 温稳定低于+5度,故在此期间应考虑冬季施工,地下水位在离地表面3M以下。 (2)钢材、木材、水泥和地方材料等均可按工程需要组织供应。钢筋及模板、门窗制作等均在预制加工厂制作,现场仅设临时工棚和钢筋棚。本工程的预制构件的预制方案是,除了大型屋面、天沟板、梁等由公司预制厂加工供应外,吊车梁、天窗架和天窗端壁在现场预制厂预制,柱、屋架在现场就地预制。 (3)施工单位现有W1-200型履带式起重机,起重机的性能参加下表。起重机的外形有关尺寸:起重机尾部到回转中心最大距离A=4.5M,起重臂下端铰支座中心离地面高度E=2.1M,起重机尾部压碎重离地面高度D=1.19M,履带两外侧距离H=4.05M。 施工方案的选择 基础施工方案 (1)划分施工段 基础的施工可分为三个阶段: 按A列(含1线山墙抗风柱基)、B列、C列(含19线山墙抗风柱基)分为三个施工流水段。 (2)施工方法及工艺过程 施工前做好各项准备工作,进行施工测量。根据施工设计图纸,安装设计要求,将厂房的平面尺寸,标高,位置,测设到拟建厂房的实建地上的位置,为施工提供各种放线标志作为按施工图施工的依据。 A.建立施工控制网 根据施工总平面图上拟建厂房的坐标位置,基线,基点的相关数据,以及业主提供的水准点或设计图上指定的相对标高参照点,用经纬仪。水准仪,钢尺进行网点的测设。测量按先整体后局部的工作程序进行。先在整个建筑物场地内建立统一控制网,作为厂房的定位,放线的依据。根据施工控制网进行厂房定位测设。施工控制网点的测量,应该进行闭合误差校核,误差值在1/5000内,可按比例修正,超出允许误差值时,应复测。用经纬仪测设施工控制网点时,测量应不少于一个测回(往返为一个测回) B、高程控制 根据业主提供的水准或勘测设计图纸上制定的水准点相对参照点,用水准仪准确的引测到施工场地附近便于监控的相应位置上,用于监控的水准点位置,应牢固稳定,不下沉,不变形。 C、厂房轴线的定位及标定 根据总平面图所标识的方位、朝向定出基点,用经纬仪测量定位,用钢尺丈量平面及开间尺寸。 D、基础施工抄平放线 根据基础平面图及大样图,按厂房的轴线定位,连接相应的轴线,计算开挖放坡坡度,定出开挖边线位置。用水准仪把相应的标高引测到水平桩或轴线桩上,并画标高标记。 基础施工流程: 挖土→浇混凝土垫层→放线→绑扎钢筋和支模→浇注混凝土→拆模→回填基坑并养护→基础分部验收。 1)土方开挖 基坑采用1台斗容量的反铲挖土机开挖,坑底及边角采用人工进行修整,人工开挖量约占总量的10%左右。反铲挖土机从A列1线向19线开挖基坑,再从B列19线向1线开挖基坑,最后从C列1线向19线开挖基坑。 2)土方回填 土方回填工艺流程:基底清理→检验土质→分层摊铺→分层夯实→检验密实度→找平验收 3)浇筑垫层 基坑开挖后,及时组织有关单位进行地基验槽,做好各项隐蔽记录,验收合格后,进行垫层砼施工,垫层支模用木枋支设,振捣采用平板振动器振捣,面层收光 4)测量放线 根据轴线在垫层上进行正倒镜投点及弹线,经复核无误后进行支模和钢筋绑扎。 5)支模、钢筋绑扎 6)浇筑砼 模板支设及钢筋绑扎完毕,经相关人员验收合格后灌砼,砼浇筑视现场实际情况采用泵送或溜槽,采用插入式振捣器振捣密实。 7)基础拆模和砼养护 根据施工时的气温情况,基础砼浇筑24h后即可拆除模板,拆除模板时要注意对基础砼的进行保护。拆除模板即可进行基坑回填并对基础浇水养护不少于14天。 预制方法 (1) 现场预制工程流水分段:按照安装顺序将现场预制工程划分为四个流水段,即A列柱(包括1线抗风柱)、B列柱、C列柱(包括19线抗风柱)、预应力屋架。 (2)现场预制工程施工工艺流程:场地平整、夯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