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用三分法构建基层税务稽查部门作风建设长效机制实践和思考.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运用三分法构建基层税务稽查部门作风建设长效机制实践和思考
党的作风建设关系人心向背,关系党和国家的生死存亡。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发表一系列关于作风建设的重要论述,强调要建立一整套科学合理的制度,建立作风建设常态化长效机制。国家税务总局王军局长在全国税务系统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总结大会上也明确提出要“以作风建设新常态推动税收事业新发展”。当前,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已基本结束,如何巩固作风建设成果、构建作风建设长效机制必将成为各级税务部门今后一段时期关注的焦点问题。本文结合广州国家税务局东区稽查局在作风建设方面的探索和实践,探讨基层税务机关建立作风建设长效机制的实现路径和有效方法。
一、作风建设长效机制“三分法”的科学构成
长效机制,是指按照设定的程序和模式持久运行并发挥预期作用的制度体系。长效机制要发挥作用,需具备三个基本条件:一是有规范、稳定、配套的运行机制;二是有推动制度长效运作的动力机制;三是有监督制度执行落地的约束机制。因此,作风建设长效机制由运行机制、动力机制和约束机制三方面构成,简称作风建设“三分法”。其中,运行机制是主体,包括品牌引领机制和实践养成机制;动力机制是引导,包括学习动员机制和先进激励机制;约束机制是保障,包括行为规范机制和廉政监督机制。三大机制各司其职、互相补充,将作风建设各项制度的内容和要求打通,进而使各项制度产生联系,循环往复,构成严密、有效的制度体系,最终形成长效机制。
二、东区稽查局运用“三分法”构建作风建设长效机制的实践
近年来,尤其是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以来,东区稽查局将“三分法”运用到作风建设长效机制的实践中,努力探索一条行之有效的作风建设新路子。
1.“三大品牌”领航、“四诊法”把脉,搭建作风建设长效运行机制
1.1品牌引领机制──创建“三大品牌”
结合本局实际,从局领导、干部群众和纳税人三个层面分别创建作风建设品牌,初步搭建起作风建设的运行机制。
(1)开设“局长课堂”。领导班子成员开展专题领学,为干部授专题党课,聚焦作风建设,理论联系指导实际,实现“同进步、共提升”。
(2)建立经常性沟通恳谈机制。定期召开“局领导沟通例会”,研究协调跨部门、跨业务重点事项,确保全局步调一致、政令畅通;每季度召开“局领导恳谈会”,针对不同年龄段干部,先后开展多场专场恳谈会,将作风建设融入恳谈沟通,及时掌握群众思想动态,建立限时反馈和处理公示制度,切实解决群众反映问题。
(3)创建“服务筑基旗手护航”品牌。以查后辅导、回访服务、风险提醒等措施,着力提升纳税服务水平,纳税服务满意度连读多年保持较高水平;以“春风行动服务快递”形式向被查企业发出《税务稽查查后服务建议书》,使纳税人足不出户享受针对性、便捷化、个性化的涉税服务。
1.2实践养成机制――运用“四诊法”把脉问诊
局领导带头深入基层,观风貌、听呼声、问需求、理问题,将作风建设长效机制引向深入。
(1)“望”,细观风貌。局领导深入各科室开展“与群众面对面”活动,了解干部职工思想工作动态,倾听心声诉求,带领党员群众深入企业,征求收集改进纳税服务的意见建议。
(2)“闻”,聆听呼声。通过征集意见箱、专线电话、局长专用邮箱、调查问卷、门户网站等多种渠道,闻民声、察民意、听需求,落实人文关怀。
(3)“问”,查问需求。开展局长接待日、谈心谈话、干部代表座谈会、税企廉政共建示范点交流会和公共服务廉洁化等活动51场次,与80多名干部、500多名纳税人进行了面对面交流,累计谈心、谈话、座谈、交流2587人次。
(4)“切”,摸清问题。摸清“积结”和“暗礁”,找准问题关键点,使该局各项决策和部署更加集中民智、体现民意、反映民情。
2.全员学习动员、先进示范激励,健全作风建设动力保障机制
2.1学习动员机制──全员学习动员形成新风气
以党组中心组、部门、支部集中学习政治理论、税收稽查现代化知识,拓展思维宽度;全体干部在局党组率先垂范下,主动钻研学习,并通过“东区学堂”等平台分享交流,全员综合素质得到提升;我局某干部作为全国税务系统首批领军人才,参与总局虚开发票专题工作调研,积极为税收工作献言献策。
2.2先进激励机制──树立模范典型形成新风气
精心打造“思政天地”、“党建视窗”等网络宣传阵地,评选多名“最美东区人”,营造立足岗位、比学赶超的良好氛围;开展文化采风活动,组建“东区文化宣讲团”,打造青年“旗手文化”,发挥青年先锋作用,展现干部队伍的活力和风采;与增城市国税局联合开展“税爱学子”志愿服务基地共建,党员干部与少数民族学生“一对一”或“多对一”结对共建,培育扶贫济困、奉献社会的良好作风。
3.严明组织纪律、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