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丹徒区2013年省级农村河道疏浚整治工程项目财政支出绩效评价报告课案.doc

发布:2017-05-26约4.5千字共11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丹徒区2013年省级农村河道疏浚整治工程项目财政支出绩效评价报告 评价实施单位:镇江市丹徒区高桥镇财政所 评价协同单位:镇江市丹徒区高桥镇水利农机管理服务站 二0一三年十一月八日 内 容 提 要 根据丹徒区财政局《关于下达2013年丹徒区财政支出绩效评价项目的通知》(镇徒财绩效【2013】3号),镇江市丹徒区高桥镇财政所根据丹徒区财政局的要求,对丹徒区2013年省级农村河道疏浚整治工程财政支出进行绩效评价。从评价的结果来看,丹徒区2013年省级农村河道疏浚整治工程由丹徒区高桥镇水利农机服务管理站负责实施与管理,建成实施长度4.75公里。工程项目内容包括河道疏浚清淤土方3.7万m3,边坡整理2.07m2,新建小木桩挡土墙1.8km,新建砖砌挡土墙2.9km,新建木桩基砖砌挡土墙0.4km,新增草皮护坡面积4.4万m2,挺水植物0.355m2,更新改造配套涵洞9座。财政投入共165.7621万元。该项目建成后,该项目建设管理规范,工程质量优良,竣工资料整编规范,资金管理严格,竣工财务决算编制符合规定,管理制度齐全,工程效益显著。但存在污染源控制的艰巨性管理中的不平衡性经费保障的长期性群众参与的自觉性标本兼治,控制源头加强领导,平衡推进提高素质,全民参与清淤护岸,齐头并进“河畅、水清、岸绿、景美”的要求,结合新农村建设,农村环境综合治理,实行综合整治,协调推进,集中发挥整治效益。实施方案注重生态技术和工程技术相结合,充分利用本地原有材料,选择生态护岸,改善河流生态环境。 为了客观公正地评价财政资金在丹徒区2013年省级农村河道疏浚整治工程投入中取得的效果,进一步加强财政专项资金管理,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率,丹徒区财政局下发《关于下达2013年丹徒区财政支出绩效评价项目的通知》(镇徒财绩效【2013】3号)文,确定对丹徒区2013年省级农村河道疏浚整治工程项目开展绩效评价,现将绩效评价结果报告如下: 基本情况 高桥镇位于丹徒区东北角,是唯一在长江以北与扬州市接壤的乡镇,三面环江,北侧与扬州市广陵区相接,面积29平方公里,辖6个行政村,1个居委会,总人口约20160人。地势低洼,但河道水网比较丰富,从1975年农田水利规划以来,形成一条大河贯穿南北,七条支河连接东西,其间穿插三百、六百公尺总渠,达到渠能灌得上,沟能排的出的农田水利规划要求,灌排分开,形成一条较为完善的灌排体系。境内河道总长99.2公里,其中南北大河长5.2公里;安丰村支河总长2.53公里,沟渠总长9.49公里;高桥村支河总长4.16公里,沟渠总长10.83公里;康泰村支河总长1.84公里,沟渠总长6.95公里;京江村支河总长5.8公里,沟渠总长14.14公里;四方桥村支河总长7.37公里,沟渠总长13.8公里;镇杨村支河总长5.52公里,沟渠总长11.57公里。南北大河河口宽20.0米,底宽5.0米,底高程1.0米,坡比1:2.5;三支河河口宽22.5米,底宽5.0米,底高程1.0米,坡比1:2.5;一支河、二支河、四支河、五支河、六支河及七支河河口宽14.2米,底宽3.0米,底高程1.7米,坡比1:2;总渠口宽8米,底宽2.0米,底高程2.5米,坡比1:2。 根据镇江市农委、镇江市财政局、水利局《关于丹徒区2013年省级农村河道疏浚整治工程实施方案的批复》(镇水发【2013】66号、镇财农【2013】23号)文件要求,今年,2013年省级农村河道疏浚整治工程项目建设内容是对高桥镇辖区内的3条乡级河道进行疏浚整治。分别是高桥村二支河、京江村三支河、四方桥村六支河,实施长度4.75公里。工程项目内容包括河道疏浚清淤土方3.7万m3,边坡整理2.07m2,新建小木桩挡土墙1.8km,新建砖砌挡土墙2.9km,新建木桩基砖砌挡土墙0.4km,新增草皮护坡面积4.4万m2,挺水植物0.355m2,更新改造配套涵洞9座。项目建设时间为2013年4月25日至2013年5月31日,项目申报单位为镇江市丹徒区高桥镇水利农机服务管理站,项目建设单位是镇江市水利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二、项目资金投入情况 项目计划总投资200万元,其中申请省级财政资金100万元,镇级财政配套资金100万。 实际投入资金165.7621万元,其中申请省级财政资金100万元,镇级财政配套资金65.7621万,省级补助资金到位80万元,自筹资金已全部到位,实际支付80万元。如图1、图2、图3所示: 图1 2013年省级农村河道疏浚整治工程项目经费来源构成 单位:万元 图2 2013年省级农村河道疏浚整治项目计划与实际投入经费 单位:万元 图3 2013年省级农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