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新课标八年级下册第8课_伟大的历史转折36张.ppt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社会主义建设时期有哪些失误? 社会主义建设时期有哪些失误? 大跃进、人民公社化运动、文化大革命 (1)内容: 肯定“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否定“两个凡是”的错误观点 重新确立了实事求是思想路线 (2)意义: 打破了个人崇拜和教条主义束缚 性质:一场深刻的思想解放运动 奠定了十一届三中全会的思想基础 二、伟大转折:十一届三中全会 * * * 观察图片思考: “凡是毛主席作出的决策, 我们都坚决维护, 凡是毛主席的指示, 我们都始终不渝地遵循。” “两个凡是”方针 一、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人心所向纠谬误 1、请同学们自由讨论:真理的标准是什么? 2、角色辩论表演:什么是真理? 一、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人心所向纠谬误 ① 、召开时间、地点: ② 、会议主要内容: ③ 、伟大历史意义: 动手动脑 ? 背景 思想基础: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 指导思想:邓《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的讲话 时地 1978.12.十一届三中全会在北京召开 重要决策 思想路线:“左”倾思想,“两个凡是”→解放思想,实事求是 政治路线:“以阶级斗争为纲”→现代化建设(经济建设); 封闭和固守成规→改革开放; 组织路线:冤假错案→拨乱反正,形成新的党中央领导集体。 历史意义 结束……重新确立……作出……实行……形成……。 ……伟大转折……伟大转折……起点……起点。 思想路线 彻底否定“两个凡是”的方针,重新确立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 政治路线 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 组织路线 形成了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中央第二代领导集体 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 是建国以来党的历史上最具深远意义的转折 完成了党的思想路线、政治路线、组织路线的拨乱反正,是改革开放的开端。 中国历史进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 意义: 1978年 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 思想路线:解放思想、实事求事 (从实际出发) 政治路线:经济建设为中心 (经济) 组织路线:民主、法制、协商 (平反冤案) 家长制、个人崇拜 (冤假错案) 阶级斗争为中心 (政治) 左倾路线 (从主观出发) 1966年 1978年后 伟大的历史转折 历史学家胡绳认为:十一届三中全会在中共党史上的地位类似于遵义会议。 遵义会议 十一届三中全会 思想纠错 组织领导 历史地位 纠正了博古等人 的错误指导思想 彻底纠正了“左” 的错误思想 确立了毛泽东领导地位 形成了以邓小平为核心的领导集体 挽救党、红军、革 命生死攸关的转折 开启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 想一想 十一届三中全会前后人们的生活发生了 怎样的变化? 想一想 学历史要联系实际,此题 可从衣食住行方面思考。 王光美接过刘少奇的骨灰 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全国在加强立法工作方面取得了哪些成就? 二、民主与法制建设的加强 1、平反冤假错案 2、颁布一系列法律,基本上形成了以宪法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法律体系。 第四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1982年)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1986年) 《义务教育法》 《劳动和社会保障法》 《环境保护法》 意义: 基本上形成了以宪法为核心的社会主义法律体系, 我国逐渐走向了依法治国的道路。 全国人大加紧全面立法工作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第四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 陆续制定颁布的法律法规 1977年,由于文化大革命的冲击而中断了十年的高考制度恢复,中国由此重新迎来了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春天,许多人的命运从此发生改变。 “两个凡是” 引 发 真理标准的大讨论 —思想解放运动 奠定 基础 十一届 三中全会 重心 转移 经济建设 改革开放 保 障 民主与法制 的加强 课堂检测: 1、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重要是针对( ) A、对“文革”的评价 B、冤假错案问题 C、阶级斗争问题 D、两个“凡是”问题 2、为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奠定思想基础 的是( ) A、平反冤假错案 B、“两个凡是”方针的提出 C、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 D、邓小平在全国科学大会上的讲话 D C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