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信技术课程教学大纲 .pdf
《通信技术》课程教学大纲
一、课程的地位与任务:
本课程是高等职业技术学院电子信息技术、通信技术专业的一门主干专业课程。其任务是使学生
建立通信系统的概念,掌握通信技术的基本知识、基本原理,为进一步学习通信方面的专业课及从事
实际工作打下基础。
二、课程教学目标:
(一)知识教学目标:
1、掌握通信的基本概念,如通信的定义、通信系统的分类与构成。
2、理解通信系统的主要性能指标和对通信质量造成影响的主要因素如信道、噪声等。
3、了解模拟信号的特点,理解模拟基带信号的传输技术和模拟调制的基本原理。
4、了解PCM系统的传输模型及各单元的作用,掌握抽样定理和PCM编解码原理。
5、了解ΔM系统、DPCM系统及ADPCM系统的工作原理。
6、理解频分多路复用和时分多路复用原理,了解数字复接技术。
7、了解数字基带信号波形和频谱特性以及常用的传输码型。
8、了解码间串扰产生的原因和消除方法。
9、理解数字调制与解调的基本原理,了解现代数字调制技术的发展。
10、了解差错控制的方式和纠错编码的基本原理,掌握常用的几种简单编码。
11、了解移动通信技术的基本知识,掌握通信终端设备维护维修。
(二)能力培养目标:
1、具备系统分析问题的能力。
2、会查阅各种相关资料手册。
3、进一步培养自学能力。
4、具备通信单元电路的设计能力。
三、教学要求及时数分配:
(一)通信技术概论
1、教学内容:
通信的基本概念、通信系统的分类和构成、信道与噪声、通信系统的主要性能指标。
2、教学要求:
了解通信的定义和通信的发展,了解信道与噪声的概念,掌握通信系统的基本组成,理解通信系
统的主要性能指标。
3、重点和难点:
重点:通信系统的基本组成,通信系统的主要性能指标。
难点:信道与噪声。
(二)典型信号及其频谱分析
1、教学内容:
信号的分类、各种信号的特点、信号的分析方法、白噪声、信号的频谱分析。
2、教学要求:
了解随机信号的特点,了解白噪声信号的特点,理解矩形信号的频谱分析。
3、重点和难点:
重点:矩形信号的频谱特点。
难点:白噪声信号
(三)模拟通信技术
1、教学内容:
模拟通信系统概述、模拟基带信号传输、线性调制、非线性调制、各种模拟通信系统的性能比较、
频分复用(FDM)、模拟信号数字传输概述。
2、教学要求:
了解模拟信号的特点,理解模拟基带信号的传输技术和模拟调制的基本原理,理解频分复用的基
本原理。
3、重点和难点:
重点:模拟信号的特点,AM、DSB、SSB、VSB、FM等模拟调制的原理、特点和应用,频分复用。
难点:对模拟调制的原理的理解。
(四)数字基带传输系统
1、教学内容:
数字基带传输概述、数字基带信号及其频谱特性、数字基带传输常用码型、码间串扰产生的原因
及消除方法、脉冲编码调制(PCM)、增量调制(△M)、自适应差分脉冲编码调制(ADPCM)、PCM
和△M系统性能比较,时分复用(TDM)、数字复接技术、SDH复接原理。
2、教学要求:
了解数字基带信号波形和频谱特性以及常用的传输码型,了解码间串扰产生的原因和消除方法,
了解PCM系统的传输模型及各单元的作用,掌握抽样定理和PCM编解码原理。了解ΔM系统、DPCM系
统及ADPCM系统的工作原理,理解频分多路复用和时分多路复用原理,了解30/32路PCM帧结构,了
解数字复接技术和SDH复接原理。
3、重点和难点:
重点:数字基带信号波形,常用的传输码型,无码间串扰条件。PCM系统的传输模型,抽样定理和
PCM编解码原理,△M系统原理,频分多路复用和时分多路复用原理,30/32路PCM帧结构,数字复接
概念。
难点:码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