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市场经济第一讲.ppt

发布:2017-06-18约字共11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理论篇]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社会主义 市场经济 第一讲 概论 市场——物品、商品、产品 社会制度: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主义 经济形态:自然经济、商品经济、产品经济 运行机制:管制经济、市场经济、计划经济 资源调节:自给自足、市场配置、计划配置 回顾公元1500年的世界 ——衰落的帝国与扩张的西方 ——封建帝国成为反动堡垒。链条从薄弱处断裂。 ——商品,资本。 一、公元1500年时的世界—衰落的穆斯林世界 穆斯林世界——奥斯曼帝国、波斯帝国和莫卧儿帝国 1、经商与传教。伊斯兰教整合。 2、火药和火器加强了穆斯林世界的核心力量。 3、穆斯林世界的衰落。①王朝腐败;②商人隐匿财产,而少投资生产;③伊斯兰教对科学的傲慢;④陆上帝国,无航海经验。 二、公元1500年时的世界—衰落的儒家世界 儒家世界。不同于穆斯林宗教派别斗争的是,中华文化的连续性(商周秦汉 唐宋元明清)。这种力量既表现了她对异族的同化能力又表现了其对进步文化的保守性。 ①地理上,中国四面被山脉、沙漠以及辽阔的太平洋所包裹。 ②庞大无比的人口。16世纪时达一亿多,超过整个欧洲人口。 ③共同的书面语——汉字。 ④科举制度加强了中央集权制。所谓“其人存,则其政举;其人亡,则其政息。” ⑤儒家学说的道德准则及其在文学、思想方面的遗产。 三、公元1500年时的世界—西方文艺复兴运动 起源于意大利的文艺复兴运动。意大利充当了欧洲城市化与手工业繁荣与伊斯兰帝国的贸易中间人,并由此致富。进而由商人家族掌控了城市的政治、商业和手工业。文艺摆脱了教会的支助与控制。文艺所关注中心不再是上帝,而是世俗的人。尽管其后意大利封建王朝复辟,但文艺复兴的成果却在欧洲传播。 ①印刷品加快了书籍和文化的传播,普遍提高了欧洲人的文化水平; ②对科学和教育的重视; ③路德的宗教改革运动(赎罪券事件,教堂和祈祷场所并不是个人与上帝之间必要的中介。),提高了大众的识字率;抛弃了禁欲主义,强调夫妻互敬互爱,提高了妇女的地位;社会权力由教会向政府转移等等。 四、扩张的西方世界 资本原始积累 “美洲的发现,以及通过好望角通向印度洋群岛航线的发现,是人类历史上两个最伟大、最重要的事件。”从而能够“贸易和制造业而不是通过改良和耕种田地,通过城市工业而不是通过农村各行业,来使一个国家变得更富足。”——亚当· 斯密 《国富论》 ①造船业及航海技术的发展。 ②从美洲带来的金银(欧洲银储量增长了两倍,金储量增20%)大大增长了欧洲经济中的货币供应。消弱了罗马帝国崩溃后发展起来的封建秩序;消弱了手工业和商业封建行会;银行及信用票据也得到了发展。 ③高利贷由”在上帝眼里最丑恶、最可憎的罪”转变为“获取高利贷的人下地狱,不这么干的人只好去贫民窟。” ④资本主义的信条:利润或者死亡! ⑤民族君主国:火炮技术的发展使封建领主不能躲在城堡中抵抗皇室的权威;君主与商人阶级结成同盟;政治从宗教和哲学中分离出来。《君主论》 五、中国为什么落后于西方 郑和曾率船队七下西洋 1405至1433年间,明朝郑和曾率船队七下西洋。访问了30多个在西太平洋和印度洋的国家和地区 ,目的是推行中国的怀柔政策,“所以宣德化而柔远人也”。 当年,郑和率领的舰队是很庞大的。第一支探险队由62艘船组成,共载28000人。旗下“宝藏号”的船只,每艘长400米、宽160米,设有9幅帆,船身分设几层舱板,有豪华的舱室和看台。舰队包括补给船、巡逻船以及20艘淡水运输船,其中有通晓阿拉伯语和各国语言的翻译家,还有观测气候和星象的天文学家、医生、修船技工以及收集各地奇珍异草的中医学家,甚至还有两艘船载着负责外交礼仪的官员。相比哥伦布的小旗舰——宽25英尺,长120英尺的“圣玛利亚号”(1492年10月12日),它们是名副其实的浮动宫殿。 在郑和时代,中国和印度的国民生产总值占了全世界的一半。即使1820年清朝时,中国的国民生产总值也占全球经济的29%,印度则占16%。 明成祖永乐帝于1424年驾崩,朝廷政争连年,结果是官吏在政争中取得胜利。朝廷停止建造舰船,并限制私人造船业。为了防止回到旧政策,他们尽量销毁郑和的航海纪录,并在新帝的支持下,进一步解散海军。在1500年时,朝廷禁止民间建船,凡建造双桅船只者一律被处死,而到1525年,更明令销毁所有远洋船只,历史上最庞大的舰队在一场不明就里的政争中断送了。 六、全球市场 “资产阶级,由于一切生产工具的迅速改进,由于交通的极其便利,把一切民族甚至最野蛮的民族都卷到文明中来了。它的商品的低廉价格,是它用来摧毁一切万里长城、征服野蛮人最顽强的仇外心理的重炮。它迫使一切民族——如果它们不想灭亡的话——采用资产阶级的生产方式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