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促红细胞生成素在接受化疗的肿瘤患者中的临床应用(精选).doc

发布:2016-08-12约5.74千字共5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促红细胞生成素在接受化疗的肿瘤患者中的临床应用 徐朝久 丁纯志 周观珍 傅腊莲 向志碧 陈群 赵景胜 肿瘤防治研究2007年第34卷第6期 摘要:目的 评介促红细胞生成素(epoetin alfa,EPO)对接受化疗的肿瘤患者血红蛋白(hemoglobin,Hb)、输血需求以及生存质量(quality of life,QOL)的影响。方法 将79例Hb≤12.0g/dL的恶性肿瘤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接受EPO 8000U/次,皮下注射,每周3次,持续8周(EPO组);对照组采用最佳支持治疗(best supportive care,BSC)(BSC组)。观察两组化疗期间Hb变化、输血需求、QOL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 在整个治疗过程中EPO组的平均HB水平保持在12.0g/dL以上,而BSC组的Hb下降。EPO组的Hb反应率为53.8%,明显好于BSC组7.5%(P<0.001)。EPO组和BSC组的输血需求分别为7.7%、30%(x2=6.388,P0.05)。8周时,EPO组的FACT-An贫血及乏力平均分数变化分别为(2.16±12.84)、(3.58±10.52),BSC组分别为(-4.43±13.42)、(-5.34±11.14)(P<0.0001)。两组的不良反应相似。结论EPO能使接受化疗的肿瘤患者保持Hb水平,减少输血需求、提高生存质量。 关键词促红细胞生成素;贫血;血红蛋白;肿瘤;生存质量 0引言 肿瘤性贫血会明显影响到患者的治疗疗效及生存质量。贫血治疗已成为肿瘤综合治疗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本研究探讨了促红细胞生成素(EPO)治疗肿瘤化疗性贫血的疗效及不良反应。 1资料和方法 1.1临床资料 2003年6月~2005年6月收治的经病理或细胞学确诊的实体瘤患者79例,均符合以下入组条件:(1)病理或细胞学诊断为恶性肿瘤;(2)预期能接受至少2个周期的化疗;(3)年龄≥18岁;(4)预计生存期6月以上;(5)KPS评分60分以上;(6)Hb≤12.1g/dL;(7)肝肾功能正常。排除标准:活动性心脏病,不能控制的高血压,感染及凝血机制异常者,文盲及看不懂中文版量表者也排除在外。两组的一般资料无明显差异,见表1。 表1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 临床资料 EPO组(n=39) BSC组(n=40) 例数 (NO) 百分比 (%) 例数 (NO) 百分比 (%) 年龄(岁) 中位 范围 性别 男 女 肿瘤类型 肺癌 乳腺癌 鼻咽癌 其他 血红蛋白值g/dL 中位 范围 血清铁μmol/L 中位 范围 铁饱和度% 中位 范围 化疗用药 含顺铂 其他 QOL评分 FACT-An(47条目) FACT-G (27条目) FACT-F(13条目) FACT-An(7条目) 61 35~76 29 74.3 10 25.7 19 48.7 11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