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城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研究.pdf

发布:2017-05-21约7.65千字共3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城乡义务教育均嘶发展的研霓 ◎刘 双 姜 岩 摘 要:城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事关 “三农”和新农村建设,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有着重要的意义。本文基于当前 城乡义务教育发展不均衡的现状,试图构建一个具有 中国特色、适应并促进城乡义务教育统筹发展的政策体系,包括以高层 政府为主体的义务教育经费投入体系、 “全民性”义务教育监督管理体系和城乡教师双向流动体系,以期实现城乡义务教育 的均衡发展 。 关键词:城 乡义务教育 政策体系 城乡统筹 一 、 问题 的提 出 促进城乡义务教育发展是各级政府的职责所在。 近年来,农村公共事业的发展引起了各界的广泛关注。 同时,义务教育作为一种公共产品就应由政府平等的提 农村教育,特别是农村义务教育作为农村公共事业中的一项 供给所有公民,这既是政府的权利也是政府的义务 ,我国义 内容,对于农业产业发展、农民增收和农村社会进步都有着 务教育法规定:凡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的适龄儿童、少 极其重要的意义。在党和政府的高度关注下,我国农村义务 年,不分性别、民族 、种族 、家庭财产状况 、宗教信仰等, 教育的发展取得了很大的成就,截至 2O。7年,全国9996的 依法享有平等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因此,我国农村适龄儿 入口昕在地区基本普及了九年义务教育,初中阶段毛入学率 童应当享有接受与城镇儿童同等质量和水平的义务教育的权 达到98%,我国农民子女上学难上学贵问题得到根本解决 ; 利。但我国城乡义务教育发展还存在不均衡的状况,农村义 2038年我国全面实行城乡免费义务教育,对所有农村义务教 务教育的质量和水平还和城市有着一定的差距,这对于农村 育阶段学生免费提供教科书z,约有lI4亿农民子弟因此受益。 儿童的受教育权利形成某种程度上的侵害。笔者认为改变这 同时也应注意到,我国城乡义务教育发展不均衡的情况还是 种侵害现状、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主体应该是也只能是 十分显著。农村义务教育生均预算内事业费及公用经费比全 义务教育的提供者——政府。在 20。8年 《中共中央关于推 国平均水平落后 lO个百分点,目前全国一半左右的县农村义 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明确提出: “发展 务教育办学条件特别是生均公用经费尚未达到国家标准;农 农村教育,促进教育公平”, “巩固农村义务教育普及成果, 村 l5岁及以上人口平均受教育程度仅为7.28年,比城镇低 提高义务教育质量,完善义务教育免费政策和经费保障机制, 24年 。此外城乡义务教育在师资方面也存在着较大的差异, 促进城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 。因此,各级政府应当出台相 城乡相同性质的教师收入差距相当大,特别是市区、县镇的 关政策完善现有的教育体制,统筹城乡教育资源,促进城乡 “重点校”与农村的 普“通校”差距更大,甚至达到2倍之多3o 义务教育均衡发展。 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再次强调 “加快发展农村公共事业,促 三、推动城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政策体 系的 进农村社会全面进步”,这表明在新的历史时期 ,党和政府将 构建 高度重视农村公共事业的发展。在此背景下,促进城乡教育 随着国家对于 “三农”问题和城乡统筹发展的重视,越 全面、均衡、协调发展有着极为重要的现实意义。 来越多的学者对于城乡义务教育差异进行了探讨和研究,提 二、城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理论基础 出很多具体可行的措施。笔者认为 ,造成城乡义务教育不均 从理论上讲,义务教育具有明显的公共产品特征,是一 等发展的根源主要在于城乡二元化体制 ,因此在推动城乡义 种政府利用税收资源提供费用的免费教育,在某种程度上这 务教育均衡发展的过程中,最为着重应该解决的是政策问题, 种教育还具有强制性。我国义务教育法明确规定:义务教育 这也是具体措施所依托的根本所在,应该在借鉴其他国家义 是国家统一实施的所有适龄儿童、少年必须接受的教育,是 务教育发展经验的基础上 ,建立一个具有中国特色、适应并 国家必须予以保障的公益性事业。在我国,义务教育经费投 促进城乡义务教育统筹发展的更为完善的政策体系。 入的主体是国务院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这样才能充分避免 (一)以高层政府为主体的义务教育经费投入体系 教育市场失灵的情况,并且发挥出基础教育的正外部性。我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