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新型功能材料实验室首页-常熟理工学院.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常熟理工学院
江苏省新型功能材料重点建设实验室
(Jiangsu Key Laboratory of Advanced Functional Materials)
工作年报(二零零八)
地址:江苏省常熟市南三环路99号 常熟理工学院
邮编:215500 电话:(0512
目 录
一、二零零八年新型功能材料省重点建设实验室工作总结 3
I.基本建设情况 3
II.研究工作与成果 3
III.学术交流活动 5
IV.人才队伍建设 6
二、二零零八年新型功能材料实验室承担的研究课题 7
三、二零零八年实验室完成的主要科研成果 10
(一)二零零八年发表的国内外论文 10
(二)二零零八年通过鉴定的科研成果和专利申请情况 11
四、实验室二零零九年工作计划 12
附录一、实验室基本情况介绍 13
附录二、二零零八年通过中期考核的开放课题 15
附录三、二零零八年经验收批准结项的开放课题 16
附录四、新型功能材料实验室管理人员名单 17
附录五、新型功能材料实验室学术委员会成员名单 17
附录六、实验室研究队伍简况表(二零零八) 18
附录七、二零零八年实验室发表的主要论文(转下页) 19
一、二零零八年新型功能材料省重点建设实验室工作总结
I.基本建设情况
2008年围绕实验室运行环境的建设,结合学校科研编制的确定和科研岗位的设置,进一步探索实验室科研运行和管理的有效机制,加强对实验室人员的绩效评估和考核,逐步建立以项目实施为纽带、以凝炼方向为指针、以培养队伍为重心、以条件建设为基础的运行管理机制。整理并印制了实验室管理条例和规章制度。根据研究方向的需要,引进了韩志达博士和王海鹰博士,并分别成立了磁性材料分实验室和光致发光材料分实验室,购置了大型仪器X射线单晶衍射仪、ET-9000电输运测试系统。
II.研究工作与成果
2008年,实验室科研资助项目再次取得重要突破,江学范教授主持的“三角反铁磁铬酸盐的电子结构、磁性和多铁性研究”和王森桃博士主持的“神经系统中的网络动力学特性对信息编码的影响”分别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和青年项目的资助,柴文博士“过氧化物在植物培养细胞催化氧化反应中的作用”获得国家留学归国人员启动基金,尹凡教授主持的“过氧化物在植物培养细胞催化氧化反应中的作用”项目获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资助,倪红军教授主持的“异型直接乙醇燃料电池纳米孔电极及电催化剂的基础研究”获得江苏省教育厅高校自然科学重大基础研究项目资助。另外,实验实还承担了2项企事业委托的横向项目,获得科研经费30万,08年新增科研经费近150万元。同时,08年以实验室为依托,材料学获批江苏省重点建设学科。
08年实验室共发表论文33篇,其中被SCI收录15篇,EI收录4篇。申请国家发明专利1项,获苏州市科技进步三等奖1项。实验室08年在以下几个方面取得了一些富有创新性的研究成果:
(1)李巧云教授以硫氰酸根、叠氮基、二氰胺为桥联配体, 分别与2,2′-联咪唑和硝酸镉反应,获得配聚物[Cd(SCN)2(H2biim)]n,[Cd(N3)2(H2biim)]n和[Cd2(NO3)(dca)3(H2biim)2.5]nIR、TGAHatza)。利用Hatza与钴、镉、铅、稀土金属的盐反应,成功地合成了一些新型的配合物,并研究了它们的晶体结构及热重性质及荧光性质,该研究方向08年共发表论文4篇(SCI收录)。
(2)杨高文副教授研究了四氮唑类有机物与过渡金属无机盐配合材料的自组装,发现了多个自组装四氮唑-金属配位聚合物,这些四氮唑-金属配位聚合物表现出多种不同的配位与自组装方式。特别是在四氮唑中引人一个羧基基团,曾强了四氮唑的水溶性和配位能力,使四氮唑类有机化合物与金属离子的配位和自组装能力大大增强,从而提供了一个绿色化的水相反应环境。从目前的文献中看,第一个将羧基基团成功地引人到四氮唑分子结构中,并在水相反应环境下合成了多个自组装四氮唑-金属配位聚合物。获得了适合X-射线单晶衍射仪测试的配位聚合物单晶,对它们的配位结构进行了详细的描述。发现有些配位聚合物具有良好的荧光性质和磁性质。
(3)李嘉亮副教授采用自洽平均场理论,在Jordan-Wigner变换下分别研究了铁磁Heisenberg XYZ,XY,XZ链以及反铁磁Heisenberg XYZ链热力学性质,并详细研究了长程相互作用对系统的自由能、内能、比热、磁化强度、磁化率等热力学量的影响,共在SCI源期刊PLA,JMMM等专业刊物上发表论文4篇。
(4)实验室左晓兵老师成功地研制出一种可低温直焊无针孔的聚氨酯漆包线漆。该产品采用独特的合成路线和催化体系,工艺较国内现行生产工艺简便易行,合成时间短,能耗低,成本低。所制备的产品具有较好的绝缘性能和漆膜附着性,与国内同类产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