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设备管理..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第九章 设备管理
一、名词解释
物质磨损:机器设备在使用过程中由于震动、摩擦、腐蚀、疲劳或在自然力作用下造成的设备实体的损耗,也称有形磨损。
设备的精神磨损:指不表现为实体的变化,却表现为设备原始价值的贬值,又叫无形磨损。
设备的物质寿命:又称自然寿命、使用寿命,是指设备从开始投入使用直到报废为止所经历的时间。
设备的经济寿命:设备从开始使用(或闲置)时起,至由于遭受有形磨损和无形磨损(贬值)再继续使用在经济上已经不合理位置的全部时间。(经济寿命:是设备在其自然寿命的中后期,其维持设备寿命的年维修费已达到了极限,超过这一极限,再使用该设备就得不偿失,这个时间点就是设备的经济寿命)。
设备更新:指用新型设备更换了原有的技术落后的或经济上不合理的旧设备。
二、单项选择题
、设备修理方式的发展方向是 C )。
A、故障修理 B、定期修理 C、状态监测修理 D、检后修理
2、提出设备维修预防的设想的 C )。
A、事后维修制 B、预防维修制 C、生产维修制 D、设备综合管理制
、 B )是美国在1925年提出的,是比较注意维修经济性的一种设备管理模式。
A、事后维修制 B、预防维修制 C、计划预修制 D、设备综合管理制
、 C )是苏联从1923年至1955年经过30多年不断实践和完善才逐渐形成的设备管理模式。
A、事后维修制 B、预防维修制 C、计划预修制 D、设备综合管理制
、为了发展新产品或改进老产品而购置设备属于[ B ]。
A、更新型购置 B、产品开发型购置 C、扩张型购置 D、替换购置
、设备处于正常运行阶段,故障较少,故障率维持较低水平,说明设备处于 B )。
A、初期故障期 B、偶发故障期 C、磨损故障期 D、劣化故障期
、故障率高,故障停机损失大,易磨损或易腐蚀且对管理和生产运营活动非常重要的设备维修一般应采用 A )方式。
A、预知维修 B、标准维修 C、定期维修 D、检后维修
设备更新期的确定应从 D )因素去分析评价。
A、设备自身的磨损 B、科学技术的发展 C、经济效益 D、以上三个方面
、对设备安全运行保障程度要求高,设备结构比较复杂、比较重要的设备维修应采用 B )方式。
A、预知维修 B、标准维修 C、定期维修 D、检后维修 D )。
A、技术上先进 B、经济上合理 C、生产上可行 D、以上三个都是
11、负责设备日常维护保养工作的是( D )
A.专业技术人员 B.专业管理人员 C.后勤工人 D.操作工人
12、下列属没有规律可循的故障的是( ?A??? )
A.突发性故障?? ?? B.渐发性故障 C.劣化性故障??? D.设备性能劣化故障
全员设备维修制,又称( C )
A.全员质量管理 B.全员劳动管理 C.全员生产维修 D.全员效率管理
14、传统设备管理的重心在( B )
A.设备的全过程 B.设备的使用和维修 C.设备的设计 D.设备的制造
设备的物质寿命,又称为设备的( D )
A.技术寿命 B.经济寿命 C.更新寿命 D.自然寿命
16、设备由于科学进步而产生的贬值,属于( C )
A..经济磨损 B.有形磨损 C.无形磨损 D.机械磨损
17、传统的设备管理不适应现代化设备管理的要求,主要表现为( C )。
A.传统的设备管理单纯为生产服务 B、传统的设备管理忽视设备的安全管理
C.传统的设备管理集中在设备维护修理,而忽略了设备寿命周期全过程的管理
D.传统的设备管理的成本太高。
18、设备类型选择属于生产计划与控制中的( B )问题。
A.目标决策 B.工艺决策 C.工厂决策 D.作业决策
19、A类物资的保险储备量应设置的( B )。
A 较多 B. 较少 C.为零 D.特别多
20、物资的库存水平按( D )衡量。
A.最高储备量 B.最低储备量 C.经常储备量 D.平均储备量
21、设备在规定条件下规定时间内, 完成规定功能的概率,称之为设备的( D )。
A.适应性 B.耐用性 C.生产性 D.可靠性
22、根据设备ABC分类法, B类设备数量应占设备总数的( B )
A.10%左右 B.30%左右 C.50%左右 D.75%左右
23、 物资的库存水平按( D )衡量。
A.最高储备量 B.最低储备量 C.经常储备量 D.平均储备量
24、设备的综合效率中不包括( D )。
A.生产率高 B、生产质量好 C、生产成本低 D、设备寿命长
25、ABC库存管理法的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