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堂汽车名词解释-底盘与悬挂参数.docx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知识堂:汽车名词解释-底
知识堂:汽车名词解释-底盘与悬挂参数
● 驱动方式
驱动方式指车辆驱动轮的数量和位置。
一般的车辆都有前、后两排轮子,其中直接由发动机驱动转动,从而推动(或拉动)汽车前进的轮子就 是驱动轮。由于汽车驱动轮的数量以及所处位置的不同,从而使汽车拥有多种驱动的方式。
根据驱动轮的位置和数量车辆的驱动方式可以分为以下几种形式:
两轮驱动:其中包括前轮驱动和后轮驱动
全轮驱动:其中包括全时全轮驱动和接通式全轮驱动
前轮驱动
前轮驱动是指发动机的动力直接传递给前轮从而带动车辆前进的驱动方式。形象地说,就是前进时前 轮“拖动”后轮,带动车辆行进。
前轮驱动的优点是:更容易布置车内成员空间,并且机械结构简单,造价便宜,从而节省成本。如今 60%以上的轿车都采用了这种驱动形式,95%的中级车以下的车型都使用前轮驱动。
前轮驱动的缺点是:由于前轮驱动前轮既负责驱动车辆又负责车辆转向,前轴负荷过重,这使得前轮 驱动的车辆在过弯时前部重心会因惯性而前移,容易突破前轮的地面附着力,而后轮又没有动力,则会发 生转向不足,即我们俗称的“推头”。
『前轮驱动车型示意图
『前轮驱动车型示意图』
后轮驱动
后轮驱动是指发动机的动力通过传动轴传递给后轮,从而推动车辆前进的驱动形式,后轮驱动是一种
而前轮为导向轮负责转向,形象地说,就是前进时后轮“推动”前轮,带动车辆行进。
后轮驱动的优点:
1.操控性好:后轮负责驱动,令前轮可专注于转向工作,因此转向时的车辆反应更加敏捷。
2.起步加速表现好,舒适度高:车辆起步、加速或爬坡时重心后移,后轮作为驱动轮抓地力增强,有 利于车辆起步、加速或爬坡,提供更好的行驶稳定性和舒适度。
后轮驱动的缺点:
1.制造成本较高、空间利用不便。
2.在转弯的时候,如果后轮转速高于前轮,便会出现转向过度的情况,即我们所说的“甩尾”。平时 我们所看到的漂移其实就是充分利用车辆的转向过度来驾驶,这需要较高的驾驶技术,而对于普通驾驶者 来说,转向过度并不是什么好事。
后轮驱动一般都应用在一些中高级轿车上,比如奔驰、宝马、凯迪拉克等等,基本上采用的都是后轮 驱动。
比较传统的驱动形式,最早的汽车基本上都是后轮驱动。在后轮驱动中,后轮为驱动轮负责驱动整个车辆,
『以操控见长的
『以操控见长的宝马 3 系采用了后轮驱动』
全时全轮驱动
既然前轮驱动和后轮驱动都有相应的缺点(转向不足和转向过度),那么有没有更好的驱动方式呢? 答案是肯定的,即全时全轮驱动。
顾名思义,全时全轮驱动是只车辆在任何时候,所有轮子全都能够提供驱动力,而且可以按行驶路面 状态不同而将发动机输出扭矩按不同比例分布在前后所有的轮子上,这样可以有效地避免转向不足和转向 过度的发生,提高车辆的行驶稳定性。
一般全是全轮驱动的车型都用 AWD 来表示,有些厂家的全驱技术则有自己的商标,比如奥迪的 Quattro、奔驰的 4-MATIC、宝马的 X-Drive 等。全时全轮技术一般应用在轿车或者以公路性能为主的越野 车上,价格都比较高。
接通式全轮驱动
接通式全轮驱动是指可以在两轮驱动和全轮驱动之间选择的驱动方式,由驾驶者根据路面情况,通过 接通或断开分动器来变化两轮驱动或全轮驱动模式。
这种全轮
这种全轮驱动方式一般被应用于纯粹的越野车上,一般都高速四驱、低速四驱、高速两驱三种模式,
● 前/后悬挂类型
在讲解前后悬挂类型之前,我们有必要先来简单地知道一下什么是悬挂。
悬挂系统是汽车的车架与车桥或车轮之间的一切传力连接装置的总称,其作用是传递作用在车轮和车 架之间的力和力扭,并且缓冲由不平路面传给车架或车身的冲击力,并衰减由此引起的震动,以保证汽车 能平顺地行驶。
悬挂系统与汽车的发动机和变速器被称为汽车的三大主要部件,是一部汽车的核心技术。所以判断一 部车的好与坏,首先要看这三大系统。
目的是提高车辆的越野性能。例如:JEEP 的车型、 三 菱的 帕 杰 罗、 丰 田的 兰 德 酷 路 泽都是接通式全轮驱动。
『悬
『悬挂在汽车底盘位置上的示意图』
『前 悬 挂示意图』
【相关文章:全面解析
【相关文章:全面解析 5 种常见悬挂—麦弗逊式独立悬挂】 /drive/200803/35944.html
悬挂系统现在基本上可分为两大类:
1.独立悬挂:
指前后左右四个车轮单独通过独立的悬挂装置与车体相连,也就意味着可以各自独立地上下跳动。
2.非独立悬挂:
指左右两个车轮通过一支车轴连接,不能单独地上下跳动。
现在的汽车前悬挂使用都是独立悬挂,后悬挂一些低端车型使用的是非独立悬挂,中高档轿车使用的 都是独立悬挂。
显示全部